第三十七章 搅浑水的准备[第2页/共3页]
这一次他们没有了讲究,不在是恭敬的正坐,各自各自舒坦的姿式,坐在席子上。
见光阴不早,袁履谦发起边吃边聊,问老管家晚膳筹办好了没。
袁履谦、颜杲卿互望一眼,袁履谦先道:“裴兄,你这藏的可够深得。”颜杲卿接着道:“那我就跟着叨光了。”
颜杲卿是盘腿打坐,袁履谦则是盘一腿而垂一腿,裴旻更是直接垂腿而坐。
他们相互敬酒,裴旻也跟他们随便说了李五义的事情。他们传闻义薄云天的男人,竟然是他国细作,均不堪唏嘘,也连连向裴旻敬酒,谢他为大唐撤除大患。
裴旻回应道:“承平公主的心机机谋,不亚于其母武后。其中事理,你我都想获得,她那里能够看不明白。从太上皇一党气力最强已经能够看出一点端倪……你想太上皇既然情愿退位给皇上,就没能够再惦记取权势。可恰好他手中的权势最大,必有猫腻。应当是承平公主不让太上皇放权给皇上,真正的大权犹在太上皇的手中,限定了陛下的生长。”
裴旻略一沉吟道:“不如就炙吧,我们去后院生火,一边等着月升,一边喝酒,也算是一桩美事。”
老管家答道:“少爷有所不知,裴公子助薛多数督擒获了奚族、契丹的内奸,得了犒赏。特地买了很多酒食,要与少爷好好的喝上几杯。”
袁履谦略一沉吟,安然笑道:“昕哥、裴兄说的在理,长安我便不去凑热烈了。论机灵才干,随机应变我真比不上裴兄,这里预祝裴兄高中。”
“既然身上裴兄买的,就由裴兄决定吧!”袁履谦大手一甩,将挑选权交给了裴旻。
颜杲卿叹道:“我大唐有承平公主如此人物,也不知是福是祸。当初若非承平公主,武后不会如此等闲的还政于大唐,若无承平公主多谋善断把持朝政,韦后与安乐公主早就将朝堂搅的大乱,若无她昔年帮手新皇诛杀韦后的行动,断根了韦氏、武氏翅膀也不会如此顺利。只是时过境迁,承平公主将新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在太子为继位之前,她乃至胆小妄为的乘辇车在宣政殿光范门截拦住诸位宰相的来路,表示他们该当废去当今陛下,改立皇太子,吓得在场的宰相们个个大惊失容,盗汗直流。”
颜杲卿点头道:“也幸亏皇上的几位兄弟相亲相爱,情义深厚,没有争储之念,不然环境更加堪忧。”
袁履谦忧心道:“皇上既然已经即位,手握大权,为何不搀扶亲信,用来对抗承平公主?我信赖承平公主在如何霸道,也挡不住帝王的权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