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宋不相信眼泪》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韩世忠[第1页/共9页]

3)定胜糕来源

1)赤手擒野马

1939年6月,蕲王万字碑被飓风吹倒,碎为十余块,1946年才由本地灵岩寺方丈妙真等请工扶正。可惜碑已断碎,只好分两段并立。束缚后又停止修整加固,供游人观仰。

前殿的西侧立有一座牌坊。其横额分高低两段,上段写着"宋韩蕲王故里",下段写着"复兴佐命",横额两面不异。庙正面的石柱子上,刻有一副春联,上联是"规复中原志同诸葛",下联是"再扶宋室功迈汾阳"。在这里,把韩世忠比作三国期间六出祁山的诸葛亮和唐朝安定安史之乱的汾阳王郭子仪。石柱后背也刻有春联一副,上联是"东南半壁仗孤撑,至今江水滚滚如闻鼙鼓",下联是"西北一天祟血食,抚此山川郁郁隐护风雷"。这座牌坊,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联语为绥德知州凌树祟所书。

《南乡子》

1134年(绍兴四年),韩世忠任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驻扎镇江。岳飞光复襄阳(今湖北襄樊)等六郡后,伪齐主刘豫派人向金讨援,金太宗完颜晟命元帅左监军完颜宗弼率军5万,与伪齐军结合,自淮阳(今江苏邳县西南)等地,兵分两路,南下攻宋。诡计先以马队下滁州(今属安徽),步兵克承州(今江苏高邮),而后渡江会攻临安(今浙江杭州)。玄月二十六日,金军攻楚州(今江苏淮安)。宋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军自承州退守镇江(今属江苏)。宋廷急遣工部侍郎魏良臣等赴金军乞和,并命韩世忠自镇江北上扬州,以阻金军渡江。十月初四,韩世忠率兵进驻扬州后,即命部将解元守承州,邀击金军步兵;自率马队至大仪镇(今江苏扬州西北)抵抗金马队。十二日,魏良臣路一行过扬州,韩世忠用心出示避敌守江的指令,佯作回师镇江姿势。待魏良臣走后,韩世忠当即率精骑驰往大仪镇,在一片池沼地区将兵马分为5阵,设伏20余处,筹办迎击金军。翌日,金将万夫长聂儿孛堇从魏良臣口中得知韩世忠退守镇江,遂命部将挞孛也等数百骑直趋扬州四周江口,进至大仪镇东。韩世忠亲率轻骑应战诱敌,将金军诱入伏击区,宋伏兵四起,金军猝不及防,弓刀无所施。韩世忠命精骑包抄合击,并命背嵬军各持长斧,上劈人胸,下砍马足,金军陷于泥塘当中,伤亡惨痛,金将挞孛也等200余人被俘,其他大部被歼。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