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遇到劫匪[第1页/共4页]
湘雪有同胞的哥哥照顾,冯氏没甚不放心的,又留下了三四个仆人,一行人浩浩大荡的回府去。
冯氏不傻,那里就那么刚巧,赶上劫匪?这条路她交来回回走过很多次,一次劫匪山贼也没赶上过,瞎子都看得出来,是湘雪不对劲她和老爷找的婚事,兄妹两个通同好了做出这场戏。
李至公子天然没甚么贰言,幼弟的婚事百口人上心,母亲说苏家的蜜斯人不错,但幼弟到底没见过,内心也是惴惴不安,既然有了此次机遇,倒还合适。
苏家几代人也向来没有女子出过这等行风败俗之事,老太爷气的提不上气,差点昏迷,可事已至此,如果把人往内里撵湘雪还如何嫁人?再者千万不能鼓吹出去,就算再不肯意,也得咬牙答允下来。
万姨娘传闻太太要给湘雪说亲,想尽体例传了动静出去,她可不能让太太给湘雪给害了!万姨娘闭着眼睛就能想出来,冯氏会给湘雪说成甚么婚事,湘莲算是孝敬懂事,到处顺着太太,跟她姨娘一个样凑趣,饶是如此,也只得一个八品的小官公子,她的女儿,恐怕会配一个无权无势的举子了。
最让冯氏操心的,还是湘雪的婚事,吕氏给她出主张,把烫手山芋扔给老夫人,省的全都盯着她。
元明清常带国子监的学子来前院书房找苏重秉,也没人在乎,寻了一个日子,带着李家小公子过府,湘玉那边跟湘莲早早就在屏风前面坐等。
老太爷一向没如何发话,这时淡淡说道:“找小我把老二叫返来,子不教父之过,你们先归去,这两个孽障去祠堂跪着,让老二返来去我书房。”
苏家固然是繁华的大户人家,到底家里的儿郎都是仰仗科举入朝为官,比拟那些斑斓的王候贵族,更偏向于长进的学子,再者又是家里的庶女,即便是嫁也嫁不得家世太高的人家。苏鸿良另有一样最关头的筹算,朝廷风云莫测,湘雯嫁给太子是不得已而为之,现下不能再感染任何一派系。
湘莲见了真人,对这门婚事非常对劲,她要求也不高,只要对方明理懂事,能举案齐眉就行。
还真被万姨娘给说中了,冯氏挑了些人家,她心不黑,除了挑家世挑家声外,也体味了一下公子的环境,凡是能看过眼的全递给苏鸿良瞧。
谁知过了两个多时候,兄妹二人也没返来,等冯氏想派人去寻时,竟然是都督佥事家的公子把人送了返来,被请去了前厅。
元明清只熟谙李家的至公子,二人在学子的集会上见过,加上父辈了解,相对较贫寒,也算是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