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南行之烟花巷(上)[第1页/共3页]
这会儿因着心中对那王然的半截话多少有些不满,懒的跟他们在里头推太极,借着不堪酒力提早出来。不过胤祹也明白,江南派系林立,几近就是都城各系权势的缩影,倒是比之都城天子脚下更加的肆无顾忌,所谓天高天子远,固然康熙六次南巡,但是这些人的胆量却让然是一年肥似一年。
想起这位曾有几面之缘文笔斐然、离经叛道、罔顾世俗的状元郎,胤祹不由有些唏嘘,或许是因为他那份担负让胤祹恋慕,总之他时不时的总会听到些关于他的动静,或者新的画作,或是文人士子中传播的诗词。
听着挑灯的贾六在边上嘟嘟囔囔的“主子,爷,您这风寒刚好,这么在这冰雨里淋着,转头又躺下了,转头到了宫里,娘娘还不扒了主子的皮?您就当体恤主子们,我们快点”,斜眼看着曹颙有些憋笑的神采,没好气的截断贾六的咕哝,气道:“你主子我又不是纸扎的,另有方才的话传到额娘那里贾六你可别不承认啊?”
曹颙先是一呆,接着神采就红红白白的变更不断,胤祹也不催促,只是饶有兴趣的就这么看着。
胤祹犹然记得他上折子之前的那首尽是归意的律诗“五年苦衷共谁论,惜别胥江日色昏。水底须眉终有相,雪中指爪已无痕。秋风鲈脍江南味,春雨梅花处士魂。毕竟家山贫亦好,知君亦厌孟尝门。”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昨晚睡畴昔了,这会儿先发这些,转头补上,嗯,这期榜单总会在规定时候完成的,小黑屋甚么的,,,,呜呜,要出门,,
曹颙看着十二阿哥脸上的神采从轻松略带笑意,变的唏嘘索然,不由迷惑的喊声:“爷?”
胤祹心中憋笑,对他脑筋里的设法多少有些体味,都城里的八旗王勋,达官贵然,养伶人、蓄娈童的并不在少数,大多做的埋没,但是也总有那么几个明目张胆的,最为着名的除了那位王爷,另有个戏言“候中状元汪,谕灵皋,免赐光;庶几南沙,或者西汤,晦明风雨时,来往又何妨?双双白菜,整天到书堂!”的汪绎。
不说都城局势的一日三变,胤祹一起南下,那次随帝南巡时的歌舞升平被满目苦楚的气象代替,让他身临其境的体味了一把三百年前百姓面对天灾的凄苦无助。
胤祹表情好了以后,俄然王然的那些个遮讳饰掩的话就冒了出来,顿足想了想俄然到:“孚若,方才王大人提到的那去处你可晓得如何走?”
不过胤祹也不是没事儿谋事儿、脑筋发昏便妄顾性命的人,万事承平,保住这些个饥民的性命才是闲事儿。不见那便宜老子为了个朱三就砍了多少颗头,罢了多少人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