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旧宅[第1页/共4页]
何婉芝听劝收住泪,拉着女儿的手,自有做母亲的一番话叙谈。柳金娥给林老太太上了香,祷告几句,就往舒玉凤的屋子来。林正芳不在,舒玉凤就是这一大帮子人的主心骨,又在病院为着林书兰煎熬了这么多天,实在是累,这会儿衣服都没脱,正在炕上歪着。
更离谱的是,这些东西厥后竟然无人过问!等想起来,已经成了死当,全便宜了当铺了。末代国公的子孙如此无能,最后连摆小摊保持糊口的日子也没过量久,贫病交集的死在了昔日家宅的门口。
舒玉凤问到了,柳金娥也就直说了:“我也正要跟您说呢,老四她,出去好几天了。”
又因为没了大宅子,处所不敷住,相称多的东西因无处存放,只能暂寄在当铺里,却又只开了张几百元的当票。
还好。梨园还得返来,就不怕她们害了沈秀英。至于梨园子会不会碰上甚么费事扳连到沈秀英,现在想也没用。
因而屋子就被法院查封了。本来这屋子卖了充足还债,但是这起子脆弱无能又无知的遗老遗少一见法院封条,竟觉得一贴封条,屋子和东西都属于人家的了,吓得仓猝搬场,府中的汽车竟送给司机当了人为。
这时的国公府已经换了新仆人,北洋当局的一名方姓要员。此人出身江浙朱门,正宗海归,青年退隐,年未不惑就身居高位,“青云直上”这类词就是说他了。但是,买下这国公府不久,方姓要员就在一次应酬晚归时,下台阶的时候一脚踏空,跌了一跤。
林书兰她们现在住的国公府就是此中一例。本来这一支的繁华是从努尔哈赤那算开端的,哪任天子那儿都有这家一号,这么多代积累下来,家底是相称丰富的。可末代国公和他的子孙在支出断绝后,还是吃喝玩乐,更因为民国当局下,对八旗贵族交友串亲戚、离京等等的限定都没了,花起钱来愈发的花腔创新。
“啥意义?哪天出去的?她出去上哪儿了?”舒玉凤直觉不太好,四太太沈秀英自从五岁的儿子林书杨死在那天夜里,就不对劲儿。常见的丧子之痛在她身上涓滴不见,不哭不闹,吃喝不误,只是眼神发直,神情偶然恍忽。
舒玉凤想了想,正色道:“老四如果好人儿一个,想出去散心,我也不拦着。”停下看了看面有愧色的柳金娥,又道“梨园子赶庙会,要四周跑,外边人多,乱,我们人生地不熟,也没个男人,没法儿找,最好就是她本身返来。这事儿,就到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