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岳阳楼[第2页/共3页]
明隆庆元年(1567)岳州知府李是渐缮修城垣,重修岳阳楼。
明成化七年(1472)蒲月岳州知府吴节重修完工岳阳楼。明嘉靖二年(1523)岳州知府韩士英重修岳阳楼,编刻《岳阳楼诗集》。
“糖炒栗子啦。不好吃不要钱啦。”一名老妇大声的喊着,吸引了一大群的人,同时一阵暗香也远远的传了出去。与此类似的场景数不堪数。
北宋元丰二年(1079)春,岳州代理知州军郑民瞻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期间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岳阳楼风景陵城楼’。
下一次来还不晓得多少年以后,当然要好好的旅游一番才不虚此行。
北宋元丰元年(1078)十月,岳阳楼毁于火警。
就在这时,一名小二迎了上来,恭敬的道:“公子,你的朋友已经在三楼等你了。”
………
不管是对打的杨过,还是在一边细心聆听的周伯通,全都暴露如有所思的神采来,细心的揣摩着《独孤九剑》的剑理。
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岳州知州军孙勰重修岳阳楼。
“这破气式专门用于对于身具上乘内功的仇敌,精要就是神而明之,存乎一心。”杨凡一边跟杨凡对打,一边持续讲授道:“只要明白了这点,那这一破气式也算是学会了。”
更何况君山大会以后他还要立马寻觅穆念慈,就更没偶然候了,不过来一次岳阳不到处逛一逛岂不是过分于华侈了,要晓得岳阳在古时就是巴陵,东倚幕阜山,西抱洞庭湖,北枕长江,更有岳阳楼、慈氏塔、鲁肃墓、岳州文庙、洞庭湖中的君山和扁山等闻名景点。
北宋范仲淹脍炙人丁的《岳阳楼记》更是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北宋庆历四年(1044)春,滕子京受谪,任岳州知军州事,北宋庆历五年(1045)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拟构筑偃虹堤。
岳阳楼位于岳阳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佳誉。与黄鹤楼跟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时候一点一点的流逝,杨凡用了半天的时候逛完了岳阳的绝大部分景点,最后在天气昏黄之时走进了岳阳楼。
明宣德年间至正统三年(1426~1438)明威将军刘彦真整修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