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境界差别[第4页/共7页]
若夫太极,生乎阴阳,太极者,名号太虚,别名浑沌,别名太一,别名一元,别名元始,别名一真,别名真一,别名纯一,别名太元,六合万物,莫不生于一,一者,六合之根,奥妙不成名状。≧
众生万物,莫不由此阴阳度量而生,亦是以度量之极限而死,或复草木,或复血肉身命,或复无形生灵,如是等类,皆有此存亡寿命之度数,盖因六合之间,万类生身之命元皆生于此六合,故于此六合中,身命则随类而现短长。
人生一世,以此而行,命元耗散,百八十年而尽,若复有灾病损减,则寿数复短,人至暮年,则阳精为之隐含而阴属精力为之常行,盖幼年时多阳刚,大哥时多阴弱,阴属精力性似于水,能作滋养,是故暮年人常现涵养之状,及至命将终时,阳精力出潜而跃,名为回光返照,精力俄然为之散,但是瞬息即尽,魂飞游而魄性为之散灭。
亦有阴阳境地者,彼等皆因修持,或复善德纯明,或复圣贤之属,于其身后趣入此境地,此乃摆脱存亡境地,名为恒生纯一,于其境地另有诸多别离,乃为诸贤德圣者修化所归。
何故言阴阳自为境地?盖阴阳比方二香独立自成,比方日月挂住太虚,阴阳二界遍充太虚亦如日月之住,阴阳二界亦不相攻。
太空无边,大块百千等住于不同境地,因而此大块天下不见别外天下大块,如是同存一境而地点之界有别,而大界当中另有无量小界,小界当中复有无数境地,诸天下同住而皆自成境地,诸天下众生,亦如是相互同住,彼天下自成境地,而彼等众生或可离彼境地来往交通。
如是六合界中,五脏之形独立而五脏之气同住充满此身六合境地,比方人之毛虽受肾精为根,但是具有五行之元息,虎伥血脉,骨骼肌肉,无不遍满五脏精气,如是此身亦皆遍满五脏精元。
六合集阴阳与非阴阳之奥妙生,六合以内,众生之类亦循此妙理而生身,而诸身中,唯人身近乎六合造化之理而成形,是故说报酬六合子。
于此人间,大块之上,日夜互换于四时时候之变不过七五,四时来去亦循此道,如是阴阳运转,亦有度量,以此度量而生息运转,是故则有枯荣存亡之征象。
如是元阳一气生三元境地,名之曰元神境地、元气境地、元精境地,于如是三元境地比方太虚涵容太阴太阳与非阴阳等无不同,精气神三者境地同满乎人最后之胚胞,三月以后,精气神境地和合冲萌而化为胎,亦如太虚中太阴太阳冲萌而化大块之形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