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修真纲要[第2页/共6页]
割爱非不痛,割肉亦如然,削骨肉还母,此心是真人。
此中清净人,心恒居胜净,念想如诸物,彼情在物外。
如此二种自生,人之存亡,乃有不同,表面六合,以此二种,亦现盛衰存亡之变,六合**乃风水火地四种气味交运而成,此四种气不能越六合,若六合譬为一身,即此四气在身内运转交合,化为雨露,六合之身,为之清爽,万物众生,以之得生。
心性若伏,其身天然安止,心包太虚,何况骨肉乎,心性安好,血气自静,精气自宁,神天然清灵,因而内明身心,天然闪现,涵养其明,名为内修。
渐修其真者,系念于当前,至于忘身心,一念不能动。
如欲修真,先知始终,知始终已,不急不躁,垂垂修持,至于圆行,最上之事,从最下为之,故应善修其本,从最粗浅,点点滴滴,不生懒惰,统统能作者,皆作成美满,毫末之木,乃可参天。
赞:
颂:
众修真者,皆知安止身心以入静境地而参悟奥妙,但是如何入,如何安止身心,何为身心安止,何为入静境地,何为参悟,何为奥妙,此心从何来,到何去,道为多么,多么为修,何为修道,何者为真,何为非真,修行始终之事不能通达,则难为众宣说正路,是故古往以来,修行最难,难于伐取天下远矣。
自心非真亦非邪,真邪贰心今后生,本心说心而非心,真邪二性一同真。
颂:
以六合法例,顺六合摄生。
古往今来,世人通道者,心也,攻心之法,莫过于伐贼,贼心若死,圣心乃立,君心必现,统统如法,名得法人,唯有此等,可成圣道,此乃小圣之道,另有大圣之道,小圣之道,伐取有为,亦有争斗,若大圣道,不伐而自下,不争而得意,有为而自有,无令而天下行正,无修而身心俱圣。
欲学此法者,于身当得安隐,于心当得安宁,心止于安好,行于人间,虽复得真,各以缘法而行动,即有不同,故于有为中,有为诸行有不同也,是故修真之人,不成以计着无谓之事。
如是世人迷入骨肉中,贪爱于血肉之妄情,忘失无贪真意,乱臣贼子直入君位,自名为我,而实乱贼也,世人认此贼为自我,实是昏昧君主,非自主者,岂为修真之士哉
聪明何所来,无智无慧地,以二元入一,一归〇亦灭。
修真修真,妄人修真,当须谨慎,奉持正法,以破妄心,妄心既破,至心即明,得明则养,照破阴暗邪心,于自心内,无有涓滴不但明处,如是妄心,则转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