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闲谈略说[第5页/共7页]
问:
诸大圣者,念念清净,至于思过、忏罪,无有歇息,而于初学者却总不知自我罪恶,日日修法,无思过期,内心当中尚不认罪,如何能行忏罪之事?人无忸捏,无药可治,此有二种,一者无药能救,二者无病需救。
大修行之难,难能够比方,
问:若逢:得福即慧暗、得慧而福缺,如是等况,何故?怎解?
如是苦业,孽缘流转,自有起因,以是人缘,圣贤不怪,但是修道之人,宜奋图强,自除流毒,自复圣贤子孙之光荣,自明显德之光彩,以自华彩,流照人间,如是乃为中华之后代。
大行之难行,大道之难成,
明显知幻有,以何不自主?
芸芸十亿龙种,皆被流毒所染,
你们整日只想着发掘知识事理,即使我百年不食不眠所说,也不过我所知冰山一角罢了,你们即使学尽天下知识,也不能测晓得境之毫末,唯有实修,乃得真知,世有真人,后有真知,汝非真人,便无真知,道听途说,烙印于心,亦非真知。
无情众生,无有灵识,比方草木山石若孕育灵性成灵物,其身如胎,有情灵识感生其内,亦如世人入胎,诱人不解,觉得草木山石成精,实是如此罢了,所谓成精得灵者,非灵魂入住,是灵识入住罢了,其成精得灵者,大多并无宿世之魂精,故统统见地、品性构成皆今后生而起,随其前业缘法,但兴爱憎。
高傲而傲慢,炫卖露锋芒,
不令善复妖,不令爱成害。
无量道义宣言,不成孤负圣心。
今有养珠之法,岂可错失良机,
生慈即供佛,三世圣尊赞,
答:
问:有人行一微事,其善福德,万劫用之不尽,何故故?与凡人何异?
毫毛沾海水,水尽彼不尽,
大圣精华意,诸圣共传之,
恶习所感染,崇高不欲容,
心永无三毒,纯意为此事,
明显知幻有,解还是不解?
问:无聪明人,无歹意而作大恶事,其人无罪耶?其人无辜耶?其所做非恶事耶?
大行立大德,德海永无尽,
自古以来,未得法者不**,未得道者不讲道,我见你们一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以是佩服的很,心当战役,疆场稳定,临阵则乱,必不能胜,修道比争战天下还要艰巨的多,若你不时到处都能够平和应对,才有资格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