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修真正意[第2页/共4页]
德真之人,遇真人则共坐,离真人则独坐,不但不求人庇护,尚能够不时庇护于人,若一念赞叹,一念拥戴,一念庇佑,世人少如是心,而德真者不时有如是心,彼于梦寐,心尚如是,其意之纯,为真人之所爱乐,德真之人,不须访求真道,真道自来来往,不德之人,求而不得,真道人在前,彼心自远,未曾得见。
自净彼情意,乃能够纯洁,
若不自净者,不是修德人,
你们修法所为何事?必有所觉得之事,但是此事于人间如何,于你糊口将是如何,于你此生将是如何,于你所爱所愿复是如何,将此等事前理清楚,然后决计去做,矢志不渝,不离初心,永无痛恨,方是做事之人。
若修于诸法,自发得修真,
莫无私贪婪,统统法皆幻,
如是易明法,恒者一如然,
莫觉得此真,此亦不是真,
但应守正意,宁死不舍之,
真修之人,先将存亡置之度外,如是方能够修为脱死之法,若以小人之心行动真人之事,岂可得乎?若心不真,而得真身,无有是处,畴昔将来,亦不有也,若你们碰到统统磨难,统统停滞,仍然能宽解欣但是怡然自乐,即说此人是真修之人,是真人种子,与真人同道而行,统统真人圣贤皆为之护念,皆庇护于彼。
不明真道者,但应修德真,
汝等修法,欲得法成绩,不求修心,不修自知,不修自明,心尚肮脏,岂得精纯?急功近利,成败,尚无惭愧,却求于进,岂明真德?德尚不真,道则远矣。
心无有分量,亦无存亡人,
贤人神人者,乃及说至人,
心重之人,宜将修炼之事看作平常事,莫正视之,心轻之人,宜将修炼之事看作端庄事,应正视之,心尚不定,不成修法,无福有祸,强为成灾,若不修道,当修德,若不修德,当修善,若不修善,当修自爱,若不自爱,汝等好去。
德真者有如是心,糊口态度便是,心中无德,或者缺德,若不内省,何缘得遇真人指出无德之处?若尚不自知,岂是明者,而世人自发得明白,自发得然,尚不忸捏求己,反求于外,舍明入暗,求死之道。
贤人离人间名,因而为长辈者,神人身心等六合,因而与六条约尊,至人与道同真,因而涵容无己,汝等有何德行,能成绩如是三等人,能做成此事?宵小之心,贪欲乃大,敢吞六合,贤人不无私而自爱,不自贵而贵德,尊道敬天而博爱于人,是故忘我欲贪婪,你们有何德行,敢求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