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随意用念[第2页/共7页]
至于人间,则有人法,诸人共性无别,而其本性不同,人间各国,为人之事,各有不同,纵其知见弃取有别,而其人道共知则无不同,所谓人道之事,便是人道同事,至于人道之情,便是人道共情,所谓人道之修,便是人道之情性,情性共处,乃为人道本处,情性不同处,便是世人本性之情。
颂:
有为中性命一体,不假二说,性便是命,命便是性,以大恐惧心,上乘聪明为引,浑厚德行为药,初入门径,即为虚无浅境,渐次修行,转虚有为太虚,由浅入深,天然成绩奥妙虚空,奥妙一窍,初修即有,直行得入,无有傍门,此乃有为系金丹仙道,所谓成绩,人仙、地仙、神仙,至于天仙,不必多言。
有为之法,德行为命,修精聚元而养神,精气神化为虚灵浅境,渐次深切,化为虚窍,身心一体,精力不离,不借胎婴之异,但以此心感通六合,灵妙境地,神异之理,不出其心,此中药物火候但以自我心性感悟罢了,清净修持,无有造作,培养虚无,直成玄窍,神便是身,身便是神,心寄神内,神托于形,妙理自悟,直趣无上,但以缘法,或成或不成,此法修者,难有为夸耀有所得,盖因殊赛过于人间认识,世人不识,夸耀不得好处,故得法者,常处沉默,身心安乐,以身载道,不载于言。
二种之人,复有轻重,有为者有三,下品、中品、上品,有为者有三,下品、中品、上品,各依品性,能对应修学有为、有为诸法,所谓有为、有为,名说罢了,非有定格,诸法不同纷繁,大家根性不同亦大,如是略别离说耳。
持戒不成动,忍辱须巧智,
如是如是,诸修学者,莫生悲念,亦莫自弃,亦莫燥乱,当平心气,当念畴昔,诸圣教弟子时,非不知众弟子根器,而从未曾教弟子退其道心,何故故,当知,众圣所积善性非一世成绩,众修真者若无很久积功累行,何故能载负品德真意,何故能得统统智成绩,何故能得全真、全知?是故众修学者,不须寻觅呼应法,随缘而修,随缘而行,缘法到时,天然成绩,诸圣修行不易,成绩不易,教养不易,诸圣实是辛苦之辈,非坐高台之人。
过往众圣,人间缘尽,离世留形,缔结后缘,而众怯贼,觉得众圣身后乌有,遂生诽谤言语,则不知众圣已为彼等留结后缘,至于将来,转孽为善,化彼归真,众圣德耀无量,虽日月大明,所不能及,众圣在报酬人,了分缘后,复能以大德心留后缘于将来,使无量众生知见彼名彼形,辛苦教养,众天生圣,感其德者,悉发大心,永久至于,不退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