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洞玄指略》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章:随意用念[第5页/共7页]

比方一天下内,便有此天下共鸣之法则,如是便名共性,至于各国,乃自有法度,便名本性,一国以内,乃有共法,至于各族,亦有自法,如是便名共法、别离法。

是故当知,世人自欲自情,不离共欲共情,自我糟粕,岂离真元本一,亿万华彩,不离本光,若无本光,则无华彩,是故世人,如有糟粕身,即有真一身,若无真一身,则无糟粕身,大光涵容,统统华彩,大道涵容,统统糟粕,是故怯懦者当知,道如大光,能容统统,统统劣性,统统圣性,亦共大道同在,大道真性,未曾弃汝,汝因何故,欲弃于道?

海为百谷王,大谷填川,名之为渊,谷者空无,渊者虚无,谷中轻扣,有声建议,是故,得谷者当扣之发声,发声之谷,比方填百川之谷,世谷为海,心谷为渊。

如是如是,诸修学者,莫生悲念,亦莫自弃,亦莫燥乱,当平心气,当念畴昔,诸圣教弟子时,非不知众弟子根器,而从未曾教弟子退其道心,何故故,当知,众圣所积善性非一世成绩,众修真者若无很久积功累行,何故能载负品德真意,何故能得统统智成绩,何故能得全真、全知?是故众修学者,不须寻觅呼应法,随缘而修,随缘而行,缘法到时,天然成绩,诸圣修行不易,成绩不易,教养不易,诸圣实是辛苦之辈,非坐高台之人。

本情难说,妙不成测,所谓化情,乃为众生,本情共性,化情各别,是故众生情皆从本情而生,而众生身心之情乃自有不同,何故故,以其身心知识有不同故,不在其国,不在其族,其身心知识即有不同,认知诸情,则有不同,比方一日生光,光照天下,乃有日华化散,日华有万亿光毫,一一光芒,各有华色流变,日光无别,日华有别,共性当中,本性乃生。

所谓形神安止,即名静定境地,亦名三昧境地,此是修真之士所用言语,若人不学知识而善涵养,此中统统境地,皆当自俱,所谓粗细境地不同,亦当了然,纤毫之差,亦当明尽,起修之行,渐次促进,常当回看,乃能够自正修行,若不回看初行之路,必不能于将来正行正入,纤毫差失,不为全明。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