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曲尽琴在[第1页/共4页]
乘舟的人正在烹茶,矮案置于船头,内置各色琉璃器皿,她的神情专注,额间有细汗,伴着汩汩冒泡的茶汤,晶莹点点。稍徐,拾起案上的青竹汤勺,缓缓探入壶中,浅浅一撩,勾了半盏,置于鼻下,悄悄一嗅,微皱的眉头缓缓放开,温馨一笑。
顾荟蔚捉盏细抿,似在细细品着此中滋味,半晌,浅浅一笑:“子房何需自谦,此茶即若忧昙,花开一瞬,无人得见,然,明月已闻。”把盏一搁,又道:“经世光辉。”
“何如?”桃红小女郎却未就饮,悄悄嗅着茶香,眸子却悄悄瞟着劈面的女子,神情略显严峻。
一刹时,恰若一世。
“荟蔚并非智者。”
婢女婢于一侧,不时的偷瞧着无载,神情略显担忧。婢女出自甘氏,无载亦出自甘氏,现在繁华尽逝,世上唯留主仆二人,沿着昔日无载来时的路,剖水东返。
舟中,二女皆怔。
却于此时,琴声不知起于那边,轻飘飘的荡于风中,绕着浪花打了个转,一丝丝,一缕缕,钻民气魂。琴音悠远、澹泊,无载的神情却极惊,眯着眸子,蓦地一回顾,只见在蓝天白云下,青柳江岸畔,凸现一方尖石。
顾荟蔚嘴角翘了一翘,笑了一笑,何如笑由心发,人虽笑着,意却未笑,尚存多少无法。
“吱……”
……
“蒹葭,且试饮之。”身着桃红襦裙的小女郎捧起茶盏,凝睇着碧绿的茶汤,眨了眨眼。
“何如……”
紫心兰挽起茶盏,萝袖遮了半张脸,稍稍抿了一口。
顾荟蔚捉起青木汤勺,探壶勾水,焉知,汤勺几度沉伏,壶中亦搅波,但匙中却空空无也,稍徐,她的手指颤了两下,悄悄瞥了一眼郗璇,面上泛着涩然的笑,也不勾水了,把匙一搁,理了理耳间发丝,镇了镇神,笑道:“此事,荟尉略有耳闻,却要恭喜,恭喜他了。至此而后,两相看不厌。”言罢,转目看向别处,伏于腰间的雪指则不竭的互扣、互扣。
顾荟蔚看了一眼王羲之,见其正醉于山川中,她的嘴角一弯,谛视着郗璇,低声道:“旧事已枉,子房何必立足于昔日,而忘此面前山川。”说着,看向娟秀的青山,翠绿的湖水,眸子垂垂迷离,声音却悠远:“山川相依,山斜于水,水倒于山。两厢隔岸,两厢看不厌。”
闻言,郗璇眉梢皱得更紧。
郗璇道:“山斜于水,水倒于山,两厢隔岸,虽见却非见,何来看得厌不厌?”
恰于此时,蓬舟泊岸,王羲之懒懒起家,将绳索抛向岸上,当即便有侍从将绳索系于柳树杆,支起长长的舟板,王羲之抖了抖袖,踩着木屐登陆,待至岸上,蓦地回顾,朝着舟中二女笑道:“璇儿,顾小娘子心中自有山川,故难见别物。此情,乃为心痴,此情,是为自知。”言至此处一顿,朝着顾荟蔚一揖:“任它风起云涌,吾独取此一水,足矣!”言罢,缓缓起家,挥着宽袖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