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一朝霜雪[第1页/共4页]
清风不识字,偷卷左伯纸。
这一篇经世策论、典法,其思虑已久,再经得葛洪提携关窃,虽不敢取惊世骇俗之论,但其间字句琅琅上口,再引经据典、华并且彰,极合现下支流思惟。至于内容,正如其开篇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徐之以火,法之以情,献策亦有三:土断,纳才,蓄甲。
王羲之长长一叹,撇了一眼刘浓。见其犹自淡然浅笑;神情稍稍一愣,少倾,胸中豪情由然滋长,斜踏一步,朗声道:“瞻箦,汝之题,若与我相较,稍难半筹!然,此乃天命,不成违矣!你我。莫若以三炷香为时,如何?”心中则道:不占你便宜,我必两炷香而出也……
待孔愉将事叙毕,王侃面色一变,投子入壶,“簌”地起家,正欲一步踏出,转念想起谢裒尚在,转头涩然笑道:“逸少……唉,幼儒兄,见笑,见笑。”
言罢,将手作引,表示王侃安坐对弈。
王羲之垂目投影,淡淡一笑,拧动手中竹简,提至眉前,眯着眼睛,朗声念叨:“贤人言:君子不重则不威,此何解矣,且以《老》《庄》《周》三者注释作千言文,再赋诗一首,诵之!”
自始至终,刘浓皆未正眼以视那正中儒者,暗中则盘算主张:来日方长,今后得将此人秘闻探知清楚,而眼下需摒除统统邪念,砥砺锋锐。
……
闻言,褚裒心中烦燥荡作虚无,瞅了瞅身侧的桓温,缓缓摇了点头,提着案上毫笔。在墨台边沿一撩,作书。
第二炷香,已尽七成。
雅室外,长亭中。
“哦?”
稍顿,眼望大院方向,展眉一笑:“三炷香?甚好,此局当罢!”
经年铸剑。一朝霜雪!
王羲之探手压了压镇纸未及的边沿处,毫笔则直竖如剑,书尽最后一笔。缓缓直身,提着笔打量,嘴唇开阖默念。
王侃眉心悄悄作凝,心中则渭然感慨,“啪”的一声,将子按落,缓缓抬眼谛视谢裒,淡然笑道:“幼儒兄。王氏亦唯愿安宁矣!”
日晕投斜,将两位少年郎君的影子拉得冗长,无巧不巧恰作一对翅膀,正欲翱翔。
君子,不重,则不威……有了!
眉尖一拔,吧嗒吧嗒嘴,自赞:“妙哉!大妙!”
“嗯。”
“唉!”
刘浓笑道:“但求我心,别无它意,季野,落笔!”
正中儒者恰是刘璠,眼瞅着赤香徐烟而起,再漫不经心的掠扫一眼刘浓,见其正闭目沉吟,心中暗自嘲笑:嘿嘿,三炷香尚不及一个时候!世家后辈自小皆是读书临帖,若无明师指导,鲜少有见晓得文章者,何况尚是经世典法文章!胸中未藏对策,莫说一个时辱,便是两个时候、两日,亦不过徒劳耗时尔!此子,倨傲骄狂,定然难成大器。嗯,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