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拜得名师[第5页/共5页]
“然也!”
若论书法,刘浓与王羲之实为六合鸿壤之别,谢裒此言亦是让他多向王羲之就教,学不如人该当如此。至于王羲之家学渊源为何会拜谢裒为师?略加盘恒便已稀有,王、谢此举乃为子孙铺设宦途之故,两家后辈自小了解、相知,退隐以后定会相互提携。便如袁耽、谢奕、桓温三人退隐以后互帮合作,谢氏借桓温军府培养出大量的精英后辈,桓温借谢氏郡望一起高歌直至权倾天下,各取所需、相辅相承。
谢尚悄悄瞅了瞅谢裒,见阿叔面呈正寒,心中无法,只得正了正顶上之冠,跟着谢真石的筝音跳起了《鸽鹆舞》。
刘浓心中暗叹,早将袁耽与谢裒神情纳在眼中,谢、袁成心再缔姻亲,而袁女正便是谢尚今后的正妻,委实不肯趟此混水,当即朝着谢裒深深一个揖手,随后对袁耽歉然道:“彦道,非是刘浓不肯,实是琴在家中,来往相取甚是不便,莫若他日可好?”
“然也!”
袁耽一拍大腿,豁然笑道:“世叔,瞻箦之琴,足堪天听!”再对刘浓道:“瞻箦,可否献琴以雅?”
袁耽一声轻喝,撇了一眼小妹,眉间微微凝簇,亦不知想到甚,眼睛突地一亮,随即笑道:“仁祖,曲虽好,然确切分歧此景。莫若再献舞一曲,我等亦好借景坐观仁祖雅姿,共领其妙也。”说着,再侧首对谢裒笑道:“世叔,觉得然否?”
“礼不成废,尚请先生垂怜矣!”
唉……
“嗯……”
午食以后,雨歇。
袁女正指着刘浓道:“他,擅琴。”
话尚未落地,谢奕疾疾行来,拉起刘浓直奔人群。
袁女正凑畴昔瞅了一眼,惊呼:“此画真妙,阿姐昔日所作皆不如它,可否送我?”
如此,礼毕,刘浓终究得拜谢裒为师,至今今后,便需经常前来学习书法与文章。
谢裒极喜,笑道:“阿大,勿考你瞻箦阿兄,汝快答之!”
刘浓向谢裒就教书法,谢裒大手一挥,笑言:今后光阴尚多,何必急在一时!反命其至院后闲逛。刘浓心中极是费解,但不敢有违师命,遂由侍从引领,转廊走角绕至后院。
“嘿嘿……”
待得一曲尽毕,刘浓缓缓回顾。
此画虽是简画,且仓促而就,但就连谢裒细细看后,亦忍不住的扶须奖饰:“女皇画风甚妙,曹不兴若得复活,定当收汝为弟子也!”
“天然之物,如何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