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清溪笺[第1页/共4页]
苏筠在姑苏时那算是世家闺秀中的头一份儿,向来都是光芒最刺眼的阿谁,到了京师因着客居在沈家,以是一向都在韬光养晦,现现在实在有些忍不住了,以是只见她朝着老太太嫣然一笑,“既然五mm已经开了头,我也给老祖宗跳支舞吧。”
纪澄不晓得,在帮沈萃把中坛选艺的事儿对付畴昔以后,她就没在问过苏青瓷的事儿,直觉有些不喜,总感觉那样的人做不出那种词来,还是远远避开为好。
因为苏青瓷的新词摒弃了其他纸铺出的花笺,专挑了清藏阁出的印有“清溪”号的花笺。这也算是苏青瓷对纪澄的回报了,当初他在兰花巷住的时候,给沈萃写词,柳叶儿拿给他的就是纪澄做的花笺,偶然间说了嘴,叫苏青瓷晓得了。
那曲子倒是纪澄和沈萃最熟谙的,“两情如果悠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那印上写的恰是“清溪”二字,这是余夫人送给纪澄的号。这诗笺恰是纪澄所制,只不过由纪家的铺子“清藏阁”刻成了版印了出来。
可惜苏青瓷不体味,这文人雅士一旦和银钱沾了边儿,就俗气了。世人对他的评价一落千丈,但他的词又确切做得好,实在叫人又鄙夷又舍弃不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好,词好,歌也好。难怪我们家萃丫头能赢了中坛选艺。”老太太笑着道。
苏筠听了这话真是各式滋味在心头,她的那支舞练了一年多,中坛选艺本觉得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哪知却惜败沈萃之下,如果沈萃真有气力也就罢了,但是在苏筠听来,沈萃的歌不过就是比浅显人好上了一些,端赖那词来烘托,底子孙算不得真本领,她内心一向就没有佩服。
这苏青瓷还真有些赢利的脑筋,他本是身无分文,虽从纪澄处得了些银子,可成日里呼朋引伴开消很大,总不是个悠长的体例。以是他干脆坐起来买卖诗词的买卖。
沈府的中秋团聚宴就设在馆中。古人开宴或是圆桌而坐,也有小几分座,老太太喜好热烈,又说本日家宴都是自家人或亲戚不讲虚礼,以是二十四月馆内并未列屏风遮挡,干脆就在正中老太太的食几两侧,列了两行半月小几。
纪渊当时一听沈萃的话就皱了眉头,纪澄毕竟是他mm,他可不准她同男人有甚么轻易。这会儿听了纪澄的解释,眉头才松了开来。
这年代,文人雅士凭一首词就能在青楼楚馆白吃白喝半个月的,那词也的确可算作银子的,乃至比银子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