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102章[第2页/共6页]
宝玉嘴里念叨道:“鹦哥,紫鹃,鹦哥能言,却并非是只会念‘不如归去’的子规呀,‘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穷好,犹道不如归’*1,林mm取这个‘鹃’字也是太悲了些……鸳鸯,鸳鸯,不若改成红雀好了。”(子规即杜鹃)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只见正堂中撤下数桌席面,一时又抬了香案出来。有管事媳妇已将女眷席前的挂帘一一放下,世人瞧不见内里,更不敢胡乱出声。宝玉湘云因着来宾浩繁,也不敢遣人去看,来宾们也不便当着仆人的面就去偷看,是以都只得伸长了耳朵凝神谛听。一忽儿似闻声政老爷的声音,一忽儿又似闻声内侍那奇特的嗓音。只可惜大家都讲究语不大声,实在是听不清甚么。
湘云就支着脸往宝玉那边探,悄声笑道:“二哥哥,你要我们如何敬着你?要不要迟早一柱香,晨昏三叩首呀。”
以上倒是后话,今时本日,黛玉仍处身在这热热烈闹的贾府当中为二娘舅庆寿,一时宴席备齐,宾主入坐,里外两厢乌压压坐了十来桌人。待得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戏台上发一阵锣鼓响,打台下翻上好些个小猴儿在台上堆积成众,忽忽尔倒散开来,却显出个美猴王来,头顶了个大蟠桃在那边左顾右盼,念了句白倒是说要往贾公府里给政老爷送桃去,贾母瞧着欢畅,说了句赏,因而黄澄澄一拨铜钱雨下在台上,叮咚之声入耳不断。
宝玉笑向她念叨:“‘绣倦才子,慵把鸳鸯文作枕;吮毫画者,思将孔雀写为屏。’可还记得?”(声律发蒙)
只是于鸳鸯,宝玉心中多了分计算。他如本年事渐长,于那等公子才子的话本恰是入迷之时,似鸳鸯、合欢啊之类的词句最是上心,这鸳鸯二字恰是他所钟爱,是以那里肯改。老太太、太太自不会在乎这些小事,旁人也不会去触宝玉的霉头,倒被他一向拖到现下。
黛玉厥后听湘云说了委曲,倒是暗叹世事难料。她给紫鹃改名时,恰是如宝玉所想,取杜鹃叫声为“不如归去”之意,内心只想早早结了这宗孽缘官司,离了贾府这是非地回家去。现在宝玉将鸳鸯改作青鸾,黛玉第一声听在耳里时,不知为何却想起了几句杂诗来――“灵琐知那边,青鸾杳不回。还思神女迹,一晌梦中来。”*2她只悄悄想道:若世事仍若影象当中的结局,他年她与宝玉真又人鬼殊途,天上地下,宝玉纵是有这青鸾,纵是在梦中,她也毫不会与他相见的。*3青鸾,倒是获得好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