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114章[第1页/共4页]
茶是迎春的,面果子倒是惜春的。除了初初两回板着个脸同黛玉说了两句似是而非的谒语,惜春就没再劝过甚么话――想来也只记得这几句了。这边院子里小丫头们浩繁,又与她是些老熟人,过得不久就被润妍等丫头拉到院子躲猫扑蝶去了,一时院子里顽笑声不竭,倒也给院子里多了些活力。
黛玉瞧着她走出门,也不留她,仍托了腮望着惜春等人玩耍。一会儿宝玉过来吃茶,随口问道:“宝姐姐呢?”
虽没有指明道姓,但宝钗一张笑容顿时白了,从没人劈面这么说过她。她不由转头瞧了瞧黛玉――这里是贾母的院子,下人们于她并不熟……谁知黛玉侧头冲她笑笑:“那些下人们的话何必放在心上,我们是甚么样的人,可犯不着同她们置气。薛姐姐也要少思少虑一些才好。”
“你尽管说来,万事有我做主!”事关黛玉,贾母有些体贴则乱。
黛玉淡淡笑道:“她才晓得甚么叫感同身受,一时受不住走了。”
湘云次日公然向贾母讨了春纤去。但人离了是非地,湘云所说的清浊却并没有就此清楚。反倒为着没了人多了好些个说法,将这事就打半讽刺半看好戏的意义垂垂往大宅里的阴私事上引申了,那传言就更扑朔迷离起来……
“瞧老太太说的,都是在京里,能到那里去呢。”林夫人笑得和顺,“老太太是玉儿的亲外祖,玉儿虽说是来给您尽孝的,但也没让您少操了心去。现在你们府里高低都忙着驱逐宫里的娘娘,若还要用心照顾玉儿,我们老爷也过分意不去。就想着能将玉儿接家去住些日子,一则与我作个伴,二来也与府上分分忧。”
王夫人的神采就白了白,只是听得贾母后半句,也忙拥戴道:“恰是,纵是怕老太太受累,也该同我才是,我到底是她亲舅母,那里能瞧着她受气的理。”
宝玉本是个爱热烈的,又瞧着一院小女人们在那儿笑闹,哪有不动心的,是以每日下了学往王夫人院里应罢卯就吃紧忙忙地往回跑,即陪了黛玉,又能同女孩儿们一处谈笑取乐,真真是一举两得之便。
2、本章我写得很艰巨,内容很难措置,黛玉及林家的反应太软~~同原著就没甚么辨别,太硬,又不太合适当时的环境,毕竟是大师族,又都在宦海,谁也不会等闲获咎人,又不能叫人看轻了~~要想的东西太多了,写了很多遍,老是几百字后就写不下去了,改来改去,改成现在如许,或许还是有措置太硬的怀疑,但~~~管它的呢,人活着,非论男女,总得有些血性,人不自重,何来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