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19章[第1页/共4页]
“爹爹,”黛玉含笑抬开端来,“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女儿将出这么远的门,可算是要读好多好多书了罢。玉儿即读了这很多书,也算有学问的人了,爹爹该为玉儿起个字呢。”是的,她不想让宝玉为她起字,临时非论宝玉有没有资格为她起字,只说他起的阿谁字吧……颦颦,蹙眉忧愁之意,成果也确使她蹙眉蹙到了死,真是太不吉利了。
“悦安……”黛玉眨了眨眼,安然喜乐……不幸天下父母心,饱读诗书的探花郎,在为女儿取字时,并没有援引甚么风花雪月,咏春叹秋的名句。而只是作为一个父亲,说出了对女儿最竭诚,最俭朴的欲望:但愿女儿平生安然喜乐。
这候茶端水的差事,本用不着云莺亲身来做,只不过几日前偶因黛玉一时的恩德,打动得这丫头有点发痴:四个大丫头,都是林家的家生子,林老爷即开了窍,在随员人数上,就由着黛玉与孙姨娘做主。归正管家即进京代为主持家事,又要重新归置京中的老宅,这里里外外的人手老是要的。几个丫头的家人如果有情愿伴同入京的,倒也可优先考虑。春柳的哥嫂,月梅的爹娘,都是乐意的,雪雁的老父原也不在扬州,这妮子自是一条心跟着女人,只要云莺,她寡母年来身子一向不好,难以成行,云莺即不舍得母亲,又不肯离了女人,实在愁了两日。那日被黛玉瞧出了端倪,待问了然原委,黛玉长叹一声:“子欲养而亲不在*2,乃是人生第一憾事也。”因而亲身领了云莺去见孙姨娘,请孙姨娘在她进京今后,代她照顾云莺,又向云莺包管,她的位置且为她留着,待她母切身子好了,就让孙姨娘送她母女进京。只把云莺打动成了个泪人。府里的下人听了,也都赞蜜斯仁义。传到黛玉耳中,倒使她仰天无语——她不过是将这些丫头们都当作小我罢了,这些下人,又何至于此。
黛玉小息初醒,云莺忙上前服侍。黛玉睡眼蒙胧间,又见着云莺这几日充满戴德的大眼睛在她面前晃过,倒把黛玉内心刺得别扭起来。她啜着茶,想起睡前的思路,对了,这教养世人的事儿倒也可缓一缓,但有件事,倒是即立可解了她此时的围,又可……嘻嘻,爹爹,总不能让你不惦记你的乖女儿的。黛玉笑咪咪地将云莺招到身前,说出了一句天下统统好人哄人做事时的典范收场白:“莺儿,我待你如何?”
现在,她有了一个新的字,今后,她也会有一个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