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童养媳的春天》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亲戚[第1页/共3页]

不过,她另有一个疑问,孔家真会收下他们送的礼吗?

“这个,你们也拿着。”她说着亲手递给王菁一张衍圣公世子孔纬的拜贴,“你们到了都城,如有不便之处,可向你们表叔开口。”

世人都很欢畅,唯有于正昌阴着脸并没有和他们见面。

比及了路上,王菁将那尼山砚给了文氏两块,给了郭之兴两块。

“你们猜我们到了济宁会不会赶上于正昌?”王菁问道。

“我娘特地交代了我们,路过此地要代她来向您白叟问安。”王菁笑眯眯地说道,“但是我想着既然是问安,又这么多年没见过,见面礼天然要别开生面一些,又想着你已经甚么都不缺了,才自作主张选了这些草编和水,就图您看个新奇。”

张夫人点头,“那还真是本家。”

汉元帝时,曾封孔氏子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两百斤,但是到了前朝,孔家被封世袭衍圣公,孔府至此称为衍圣公府。到了本朝,衍圣公还是世袭,变成了食邑一千二百户,赐金两百斤。

王菁道:“大家都说礼多人不怪,但此‘礼’非彼‘礼’也,姐姐若要想筹办,不如筹办件礼给我好了。”

衍圣公主管本地学政,为朝廷保举人才,对曾是里正出世的刘成方多有耳闻,毕竟同梓书院的名声在那儿搁着。也晓得刘家曾有个养女记入王家属谱,厥后又给儿子娶做了媳妇,她本觉得王菁会在人前忌讳这件事,没想到她本身倒先提了出来。

长路漫漫,虽有美食相伴,但是多数时候还是古板有趣极了。

别看不过是两块砚台,但这可不是普通的砚台,尼山是孔夫子的出世地,这砚台留给子孙后代大比的时候用,的确好得不能再好。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何错之有?

孟家人天然不会想着要获咎衍圣公夫人的“娘家亲戚”,对王菁他们非常客气。

王菁奥秘一笑:“放心吧,重不了。我们既然是一起出来的,没得说我送了礼,伶仃落下姐姐。我建议姐姐还是不要买了,传闻孔、孟两家是不收礼的。”

王菁和刘永安从濠州解缆的时候带的是四辆马车,现在已经变成了六辆,她一起走,一起买,到底买了些甚么东西,连刘永安都记不清了,这会儿传闻她早把去孔府的礼筹办好了,忙笑道:“辛苦你了。”

文氏道:“说不好,他闵家、彭家都去了,孔家和孟家不去有些说不畴昔;可他又是个武将,只怕和孔孟两家没有共同话题。”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