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曲[第4页/共4页]
杨三老并不是白叟的称呼,杨是白叟的称呼不假,三老却不是白叟的名字,而是白叟的官职,是专门卖力村里赋税的官职,和村长、村正一样属于村官,可影响力倒是要超越村长和村正的,村里大小事情的决定是离不开三老的。
在这个时候农妇背着一个背篓,背篓内里装着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孩童长得挺灵巧,衣衫补缀的有些褴褛,五官却非常的姣美,显得挺敬爱。不过,这孩童目光有些板滞,双手一左一右握着两个土疙瘩,不说话也不闹,一点儿也不像同年的孩子,活蹦乱跳的。
“这杨三老放着一孩童这般近是何意义,吵着少爷读书了,他能担待?”
“本来是挺聪明的,”杨三老摇了点头:“现在痴聪慧呆的,再加上这孩子是入赘生的,怕是今后的日子更苦了。”
可惜全部西南不尚文,全部大明朝共开科举89科,一共登科进士24866人,而全部涪州在明朝落第的一共34人,排全部四川第四。也就是说涪州的进士人数还没有明朝统统进士的零头都比不上。
听着杨三老如此说来,张与可便是来了兴趣,朝着那孩童看了畴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