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冬夜政变[第3页/共3页]
陈莒遥遥谛视,面色安静无波。
随臣们证明了最坏的猜想:当时有朝臣发起传位先嗣君之子潍候,无疑给徐家提了醒,太女一天没有登上宝祚,变数也何尝不成生。青宫之位稳定,即便发觉天子故意易储,朝臣妄肆讽议,不能不听臣下谏阻随便摆荡底子。以后可预知后事展,潍候无只言片语,仅因为某位朝臣的胆小谏言便被推至风口浪尖,言者故意,听着成心,是以埋下祸端隐患,这并非骇人听闻。徐家不顾天下万民之口,围宫弑帝,留臭名于后代遭人鄙弃,也未可知。但常山王单身在京,势单力薄,最是伤害。
元蓥出世后,他一次都没有抱过,作为元氏长女,她要承担公主的任务,作为东宫太女,她担当的是国度的命脉持续,严父慈母,到元蓥这里,是双倍的严苛。大抵对秉承人过分要求,太女在他面前噤若寒蝉,鲜少主动开口,每到述政,严峻到磕磕巴巴,比及结束满头大汗。即便是破釜沉舟,挑选与父亲对峙的现在,她既摒弃忠孝二字,一句“请父皇退位”不该难以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