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唐宫王氏(二)[第1页/共3页]
“雍王素节可堪当储君之位。”我直截了当的言明我的设法。
“徐婕妤恭敬贤淑,可晋昭仪。只是,萧淑妃……”李治似是有些难堪,“若晋贵妃……”
就如长孙无忌,一心记取先帝拜托,却将李治视为外甥多过君主。
“臣妾无事。”我柔声道:“认子一事最委曲的便是淑妃,陛下该当多加安抚才是。”
第二十一章
长孙无忌笑着点头:“如果为安抚之故,只需口头应诺便可,何必亲下圣旨?”
我抿唇笑道:“陛下既封了这很多人,不若也成心于淑妃与徐婕妤吧?”
“萧淑妃之子?”长孙无忌眯着眼看了我好久,笑得有些意味深长,“娘娘竟无担忧?”
从魏国公府出来,刚巧瞥见一人,一袭玄衣,身腰间系着祥云宽边锦带,只缀着一枚白玉佩,整小我丰神俊朗却又透着一股阴霾之感。
承诺武氏平生位不过九嫔,其子可封郡王的这道旨意,于我而言,倒是不测之喜;但对长孙无忌来讲,虽不甚对劲,倒也可勉强接管了。最让他对劲的天然是另一道所谓“生同衾,死同穴”,暗指毕生不废后的旨意。
“为何不?”我缓缓笑道:“宫中美人那般多,或是昙花一现,或是盛宠不衰,不是武氏,也会有旁人,左不过换个姓氏,换张面貌罢了。陛下自有教养于先帝身侧,太尉大人信赖先帝,也当信赖陛下才是。”
王仁祐看了我一眼,轻声感喟,眸中似有不忍,但却并未曾禁止长孙无忌的话。
贵妃位同副后,多立于后宫无主之时,涉六宫事件。
本来是他,河东薛氏之子,薛元超。犹记得《隋唐嘉话》曾有记,薛元超平生三恨,其一便是未能娶山东五姓的女郎为妻。
许是我方才有些入迷,倒让红袖误觉得我是忧心之故。只是,我也不知方才这一起上为何一向在回想有关那人的事迹,是以也只笑着摇点头,表示我无事。
长孙无忌双手举起,揖了一礼。
武媚娘虽只封婕妤,但蓬莱殿,殿如其名,阔别六宫之所,恰如神仙之所,远凡尘骚动,可见李治用心。
“梓童年青,总会有孩子的。”李治皱眉,无法感喟,“君子一诺,自当重若令媛。”
“皇后故意,我与你的父亲也可放心些许。”身为皇后之父的王仁祐天然会更焦炙些,待要说些甚么,却被长孙无忌禁止了,他虽笑着,眼中的含义却让人看不清楚,“只是朝堂之上有人欲借此混乱之际提出废后,虽被陛下斥责了一番,然也不过是降职为中书舍人。是以,为了稳固皇后后宫之主的职位,我与你的父亲筹议以后决定,让皇后从现有的皇子当中挑选一名,过继到你的名下。然后,我们会将你的儿子推上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