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14[第3页/共8页]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四章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天下无道,兵马生于郊。
希言天然。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知常曰「明」。
是谓袭明。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太上,不知有之﹔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不知常,妄作凶。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
公乃全,全乃天,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荒兮,其未央哉。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地无以宁,将恐废﹔
故道生之,德畜之﹔
以其生之厚。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故贤人云:
飂兮若无止。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二章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觉得和。
老子:「品德经」:第十章
无执,故无失。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非其神不伤人,贤人亦不伤人。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治人事天,莫若啬。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建德若偷﹔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人之迷,其日固久。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执大象,天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