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14[第2页/共4页]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故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强其骨。
希言天然。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雄师以后,必有凶年。
是谓袭明。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世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飂兮若无止。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不自是,故彰﹔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是以贤人之治,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世人皆不足,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何谓宠辱若惊。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老子:「品德经」:第十六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何谓贵大患若身。
致虚极,守静笃。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搏之不得,名曰微。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犹兮若畏四邻﹔
诚全而归之。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