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14[第2页/共6页]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善之与恶,相去如何。
驰骋畋猎,令民气发疯﹔可贵之货,令人行妨。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视之不见,名曰夷﹔
神无以灵,将恐歇﹔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不自是,故彰﹔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道隐知名。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大器晚成﹔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广德若不敷﹔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建德若偷﹔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觉得和。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其次,亲而誉之﹔
不自见,故明﹔
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澹兮其若海﹔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
雄师以后,必有凶年。
死而不亡者寿。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知常容,容乃公,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太上,不知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