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14[第1页/共5页]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世人皆不足,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视之不见,名曰夷﹔
道常知名。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不知常,妄作凶。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诚全而归之。
为有为,则无不治。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执大象,天下往。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不自伐,故有功﹔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不自见,故明﹔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往而不害,安平泰。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不失其所者久。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是以贤人之治,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是谓袭明。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听之不闻,名曰希﹔
豫兮若冬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