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14[第3页/共5页]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不尚贤,使民不争
悠兮其贵言。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豫兮若冬涉川﹔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无执,故无失。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上善若水。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执大象,天下往。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其次,畏之﹔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乐与饵,过客止。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往而不害,安平泰。
旷兮其若谷﹔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其事好远。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常使民无知无欲。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故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何谓贵大患若身。
太上,不知有之﹔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搏之不得,名曰微。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不自见,故明﹔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知常容,容乃公,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飂兮若无止。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