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嘉庆抄官[第1页/共3页]
这桩贪污案早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就开端了,清朝在甘肃曾实施过“捐监”。所谓“捐监”,就是凡情愿获得国子监监生学历资格的读书人,须按规定命目向本地官仓捐交谷粮,碰到灾荒即用这些粮食施助哀鸿。厥后“捐监”一度停止。王亶望任甘肃布政使后,以甘肃仓储不敷,可用“捐监”粮米赈贷哀鸿为由,压服了陕甘总督勒尔谨,经勒尔谨奏请清廷获准。于乾隆三十九年又开端在甘肃各地开捐。
从小吏摇身一变成为官员的群体,事情热忱比较高。新体制下,能被操纵了款项变少了。这影响了官员们的支出,但又不能说是不公道。公事的支出由朝廷承担,而打消养廉银,这让朝廷的每一分钱都有出入记录。
江南之乱后,江南的抵挡权势便烟消云散,各种对抗嘉庆新朝廷的权势也多数偃旗息鼓。独一一个还自行其是的处所总督,陕甘总督勒尔谨也在安定混元教后向陕西挺进的武卫军的勒迫下,终究接管朝廷的指派,回到都城在朝廷供职。
嘉庆在朝廷财务严峻的状况下,也终究把重视打到了官员们的头上。都察院开端大范围调查官员的廉洁题目,乃至唐人还供应了很多质料。一旦查出题目,抄家追赃,一时之间,嘉庆把宦海搞得天翻地覆,仅仅是抄家抄出来的,就多达700万两白银之巨。也算减缓了朝廷财务的燃眉之急。
能够说甘肃宦海无人不贪,无人不脏。
这些被查处的官员,多是处所官,满汉全有。首要也是都城在客岁已经被唐人洗劫过了,捞不出甚么油水了。
另一个位面里,此事是因为甘肃呈现了叛逆,朝廷出兵弹压,才晓得了这几年甘肃底子没有灾情。勒尔谨、王亶望等人才就逮。在本位面中,唐人天然把握了详细的环境,并奥妙向都察院供应了谍报。
但此次开捐,王亶望擅自窜改“原令只收本质粮米”为“私收折色银两”。如许一来,捐监的粮米变成了白银,明显操纵钱银要比米粮更轻易,更便当。清廷在批准复开监捐时,规定每名监生捐粮43石,王仭远ァ缘恪孕 运担琺.23↓wx.c♂om嵧颜?3石粮食改收银子47两,别的加收办公银、杂费银8两,合计每名监生共收银55两。如许,监粮一下子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
当时,作为冒赈一案主谋和首要定事者,王亶望收受银子有个端方,就是部属送银子不能让他瞥见。贿赂的人就把银子放到酒坛、菜筐一类的容器里。或者通过看门人送交,王亶望和他的部属天然心知肚明。为了贪赃。州府官员也在此中扮演了极不但彩的角色,他们有的直接参与分赃,有的接管贿赂,有的向上报假环境包庇部属。当时,甘肃宦海有如许的话传播开来:“一千两见面,两千两用饭。三千两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