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上海生意(中)[第1页/共4页]
徐有财道:“这事儿我问了,现在上海到处都要人的,以是恰是好时候。没钱的能够来上海的唐野生厂做工,有些钱的在上海买套房,随便开个店铺甚么的,自能够入籍成上海人,也就是唐人了。倒是,唐人端方颇多,入籍以后在上海居留每年当中起码有一半时候,不成成了唐人,然后就在外埠。”
刘南浔道:“可不是。全部江南乃至江南以外的商贾,都跑来上海想要承接一项大唐的货色回籍去发卖呢。这时节,只要能够握住一项大唐的商货,保管用不了一年时候就发财了。”
刘南浔笑道:“倒不然,这里实际上是大唐官府的一处衙门。大唐官府设置繁多,几近事事都要管,分歧的衙门管分歧的事情,我前次来上海,曾与一大唐官员对谈,他称大唐立官府不叫官府,而为当局,不凸起官这一字,而凸起政。官也不是民的父母官,当局所行之事,尽皆便民而利国,民如有患,则当局须管。”
两人坐在了另一边的长椅上,这边少说也得坐了四十来人,南腔北调。有些还在相互问好扳谈。贩子本就是讲究一个交游和门路,以是都喜好交朋友。
两人聊着天,中间便有一个留着两撇胡子的中年贩子凑过来,他先是拱拱手,然后递上两张纸片,道:“两位有礼了,鄙人名叫徐有财,姑苏珠宝商,这是小弟的名片,请二位笑纳。”
徐有财道:“进的话,天然是进大唐宝石了。大唐传闻地广万里,与大清国也差不了几分,一些处所盛产各色宝石,前些年鄙人就见过从广东那边流出去的大唐宝石,代价不贵,这光彩光亮都是不错。唐人也往我们这里卖他们做的珠宝,但是式样不是很招人喜好,我们本地人还是喜好老式样的。可唐人这珠宝做工倒是邃密很多。鄙人考虑着是不是进一些大唐的宝石,试一试销路。不过这倒不是鄙人紧急的事儿,唐人跟我们是普通的,都爱好玉石,特别是上了年份的老物件,我这考虑着卖一些玉给他们,这才来商馆找门路的。”
刘南浔也惊呼:“另有这般功德吗?”
徐有财顿了一下,又道:“也不怕二位笑话,我老徐看明白了,这大唐,大家都是大爷,也不必给谁叩首,也没有官随便剥削你,这买卖好做很多啊。唐人在我们大清国行事,哪有人能管。就说我们做买卖的,在本乡本土,说不定就有谁看上了你的钱,要难堪于你。可只要在这上海一入籍,搬到上海来住,就算回籍做买卖了,嘿,那咱也是唐人,如果真有清国的官儿恶了本身,直接告状到上海来,这大唐特区的当局自有人给你分辩。清官府是不能治唐人的罪的,这就是一道免死金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