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温情慰红颜(一)[第4页/共4页]
紫宸殿内,李隆基不动声色的看着大臣们呈上的群情皇先人选的奏折,直到将统统奏折细心翻阅一遍后,才站起家子伸展了一下筋骨。
被武曌册立为皇长孙的李隆基顺理成章的即位为帝,改年号为“开元”,持续任用姚崇为丞相,同时汲引了一批忠心于李唐皇室的能臣良将,固然没有如同汗青上唐隆政变时那般大开杀戒,却也以雷霆手腕持续打压武氏一族,完整绝了武三思等人负隅顽抗、东山复兴的但愿。武三思等人即使心有不甘,但是迫于时势,也只能臣服于这位年纪悄悄却非常睿智勇敢的帝王,黯然退出朝堂。
但是当李隆基一起疾行赶到同济堂之时,却听闻暮朝晌午之时便已拜别。李隆基目光微闪,随即驱马前去不远处的苏府寻觅,公然在后院桃树下找了正冷静凝睇着面前的枯枝入迷的暮朝。
李隆基想起暮朝的各种本领,不由勾唇含笑,敞亮的双眼中尽是笑意,“朕不是担忧惠侧妃的安然,只不过是想早些见到她罢了。”李隆基一边说,一边迈着轻巧的法度向殿外走去。
李隆基接太高力士呈上来的刚泡好的热茶啜饮几口,随即将茶杯重重的放在桌上,嘲笑道:“民气不敷蛇吞象,只从册立皇后一事上便可让那些外忠内奸的大臣们本相毕露……姚崇此人固然木讷呆板,但在册立皇后的人选上倒是与朕的观点分歧。惠侧妃出身商贾之家又如何?身为医女、醉心医道又有甚么干系?朕真是听够了那些惠侧妃分歧适册封为后的无稽之谈。既然朕身为大唐天子,那么朕所钟爱的惠侧妃便是最为合适的皇先人选。”
暮朝拧紧了秀眉,被李隆基言语间非常熟谙的语气与调子再次刺痛了心房,心中暗自迷惑,莫非是本身狐疑太重,为何比来几日感觉李隆基的言行举止间竟有着几分刘彻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