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信[第3页/共4页]
窦礼次子窦信向来对朝堂不感兴趣,虽才学不浅,却迟迟未曾插手科举,因此逃过一劫。
话音落下,雅间内已无人迹,只余桌上一点碎银,证明其仆人的存在。
这一年,杨国忠还叫做杨钊,他撺掇建议玄宗把各州县库存的粮食布帛、各地丁租地税变卖变买后送入都城,他让玄宗觉得当今的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令玄宗龙颜大悦。可惜,究竟却并非如此。
目睹青年俄然锋利起来的目光,那人笑得更加镇静。随即转眼便已绕至青年身后,抓起他的衣领不由分辩就走。
入夜,月无踪迹、星光暗淡,青衣墨客迷含混糊地靠在墙角的夹缝中,勉强遁藏着北风的侵袭。
现任户部尚书出身于马嵬驿扶风郡,家中世代书香、由父至子三代四进士,其父已故,弟窦仪时任冀州刺史,宗子亦于工部任职,可谓是大家称羡的簪缨一族、鼎食之家。其人于前任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裴宽被贬后上任,亦是如裴宽普通廉洁清正、朴直不阿之能臣。
既然弄不清,干脆就直接开口问,青年如此一想,便直言问道:“敢问中间为何要将我带至此处,中间方才之言又是何意?”
随后不过数息,整条街就已规复安静,再无一人踪迹。
听完这一席话,窦信深思很久,对于面前这连脸都不肯露的陌生人疑虑之心不减,但是父兄之难近在面前,不知何时就会被问斩,如果放过面前机遇恐怕再难得救,他不得不试。
这一年,高力士被封为骠骑大将军,杨国忠迁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专判度支事,恩幸日隆,杨贵妃诸姊为国夫人、风头一时无两。
目睹十多日畴昔,父兄在狱中受尽折磨,本身却无计可施,窦信不由更加绝望,乃至整天买醉,直到最后一点傍身之财用尽,无法落魄街头。
但是,人间既会有这等奸邪贪弊之佞臣,自也会故意胸百姓、忠告切谏之良臣。
“期果言当谓之信,窦信啊窦信,但愿你能人如其名啊!”
死命咳嗽了好几下,青年揉了揉被勒得发疼的脖子,这才打量起了面前之人。
得闻杨国忠欺君害民之举,在朝中无人出头之际,他不畏强权,上本弹劾杨国忠,可惜现在杨贵妃恩宠日盛,杨国忠恰是简在帝心信赖有加上时,玄宗岂会轻信他一家之言。不过是草草“查证”一番,在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后,狠恨骂了这位窦尚书一顿,兼之罚俸三年,然后一笔揭过此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