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二十五章 清虚观[第3页/共4页]
听了这话,蒋玉菡也不诘问,世人不过又乐和一回,吃了几次酒,也就散了。
贾敬道:“我们两府现在只要你一个长进读书的,传闻过阵子要去插手院试?有些话本不该我说,只是这事连老太太都不晓得的,也只能我留一口气等着说给你听了。”
张羽士道:“你也不消言谢,当年的事我也清楚,我本领国公爷的替人,受了国公爷大恩才气有的明天。就当是我还国公爷的恩罢了。另有一件事,上月我进宫给太后娘娘存候时,见了府中贵妃。”
宝玉忙道不敢。
宝玉拜忙道:“还得感谢张爷爷大恩。”
说着命小丫头来,将昨日的所赐之物取了出来,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问道:“别人的呢?”
贾母道:“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点儿再定罢。再说,他现在还要科考呢,谁知过一两年又是甚么风景呢。我也不求他如何,只找个脾气儿可贵的就好。”
因来的都是女眷,以是等闲人不敢擅入,宝玉正搀了贾母要去吃茶,就见贾珍领了一老羽士过来,道:“张爷爷出去存候。”这张羽士本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人儿,和贾府渊源颇深,厥后又混出了花样受了封,现在各王公、藩镇见了他也都叫声“神仙”
宝玉诘问道:“然后呢?”
过了几日就是月朔,阖家世人都往清虚观打醮,除了王夫人看家、以防元春有话来传以外,世人都去了。凤姐早就打发世人,扫了道观,清了闲人,挂起帘子安排了戏。宝玉内心迷惑,元春此举又是为何,也跟了来。
两个白叟家一见面,提及话来就停不住了,当年的旧事,现在又过的如何,又念叨了两返国公爷的风采,说的更加悲了。宝玉赶紧劝住贾母道:“明天是贵妃娘娘降旨打醮的好日子,老太太何必如许。”
宝玉无法,只得等张羽士来接本身归去。过半半晌,张羽士出去,道:“哥儿现在可通透些?”
贾敬道:“不过是政见分歧罢了,本无大事。世人都是无事肇事的,小事渐渐也就成了大事。我们两府这些年来并无子孙科举入仕,捐官袭爵的混不出花样,忠顺王府想来也不在乎。只是你现在有这个筹算,我少不得要把这事说给你。正巧前日张神仙到我哪儿叙话,说你们本日要来打醮,我便避了人过来交代你几句。你也不消张扬,只当没见过我就是,现在尘凡已了,我便可放心修行了。”言罢,就起家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