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宋扬天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消失的无名氏[第2页/共3页]

只是他为何写出了好诗文不留名呢?健忘明显是不会的,莫非是用心不留名,担忧出风头太大,用心低调?

随即,内侍将文稿通报给在场了官员大夫们浏览,天子和晏相公都已经喝采,加上文辞本就上佳,天然没有人辩驳。

随后不动声色地向身边的亲信内侍叮咛一声,内侍随即收起文稿,悄悄除了临水殿,不知去往何方?

本身现在获咎了赵宗辅,仿佛结果很严峻的模样……

能写出《六国论》的少年,文采不会差几近能够说是必定的,出身布衣小户人家,自小没如何好好练字似也不奇特,是能够说通的。

而薛纵本人更清楚,如果汗青轨迹一成稳定,赵宗实是要当上皇位,汝南王府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读书人首要便是练字,由字观人,想来学问也好不到那里去,晏相公心中起首打了一个差评。

难怪刚才听到赵宗辅的名字,有似曾了解的感受,那是因为“赵宗实”这个名字太响铛铛。

“赵宗实?!”这一次,薛纵听明白了,也反应过来了。

晏相公少不得一声感慨,看着内侍新送过来的文稿,也没有多少兴趣,特别是一眼看畴昔,笔迹草率,毫无章法。

“不止如此!”

但是因为本年年初官家的三皇子再次短命,朝野又起了些许呼声,以是赵宗实的身价又降低了很多。

找不到作者,这犒赏一时也发不下去,赵祯轻叹一声,叮嘱禁军将士外出寻觅,然后和众臣持续喝酒。

临水殿里,天子赵祯正在与大臣们痛饮,可贵喜庆的好日子,君臣高低的表情都不错。

满朝文武大臣充当起临时评判,毕竟百官都是进士出身,学问赅博,此中另有很多是学问大师,比如晏殊和欧阳修等人,评判些许诗词文赋还是绰绰不足的。

不过看过诸多文稿以后,却没有几篇中意的,特别是宰相晏殊,文采飞扬的大师目光天然也就高些,拿到手的文稿压根入不了眼。

天子赏格,士子才俊天然抢先恐后,不一会便有很多的稿子被送到了临水殿。

刚才在毫不知情的环境下,获咎了赵宗辅,沈妍不免感觉有些费事,特别是还把本不想干的薛纵牵涉出去。

不过现在,他只是个曾经被帝后养在宫中的孩子,一个比较特别的宗室后辈。年纪也不过十几岁。

晏殊很见机地文稿递给内侍,转呈天子,赵祯接过细心看了半晌,笑道:“这笔迹确如晏卿所言,非常草率啊,不过文辞倒是不错,晏卿已然奖饰,众卿看看,如果没有贰言,本日便以此篇为魁首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