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回 牵出内幕[第1页/共4页]
赵承宗却哈哈一笑,然后当众取出太子印章及宗室世袭表来讲道:“我乃德昭太子嫡出玄孙,是皇室正宗。而赵高的皇位倒是当年赵光义弑兄夺位而来,实在法理不容。赵高昏庸孱羸,方才在陵内问他对敌战略时,他却只答迁都南下,便是要将国土拱手让人,便是要教大宋百姓深陷水火。此等做法,试问在场之人愿否?”
赵承宗回嘴不得,又模糊见得人群中有个身形高大之人欲要现身,便知此事再难袒护下去,如此他便坦开阔荡的说道:“我既然敢把宗室世袭表拿出来,便也不在乎这些东西。没错,我就是赵思燕,赵思燕就是我。”
“杨湛,我美意为你报仇,你这是何意?”赵承宗怒道。
杨湛却嘲笑一声道:“公道安闲民气,与本领何干?你和赵承宗本领再大,也不过是要向金贼摇尾乞怜的喽啰。”
说罢,杨湛便将书牍交给群雄查阅,世人看罢皆点头认同这是赵承宗写的无疑。赵承宗亦接过来一看,却并不感觉有甚么不对。
杨湛这才叫郭元刚递上一份从以汉文、金文撰写题目标书牍,然后当众传阅一番。这份书牍乃秦射虎承诺杨湛从金国皇宫取出,然后差人南下送到临安,只是彼时杨湛在丹霞峰下养伤,送信之人不得已只得将其交由丐帮帮主郭元刚代为传达。
见了相禅师等人纷繁暴露惊奇神采,赵承宗便只轻描淡写的说了句“人都是会变的。”
杨湛因而取出一份信笺和一本官簿,然后叫慕容云真当众念了出来。在场之人一听,皆是惊奇的望住了赵承宗。赵承宗亦是心头一急,便只一味的否定起来。
赵承宗再也听不下去,若非孤云教主禁止,他只怕早就要上去和杨湛大打一场了。
或是见不得世人如此目光,又或是对当年失利尚不甘心,孤云教主只掌上一加力,那本书牍当即焚灭成灰烬。见孤云教主这般武功盖世,又见场上统统尽忠堂的人皆要以他马首是瞻,旁人便是再恨也不敢上去招惹于他。
赵高望着一脸刻毒无情的赵承宗,内心早已吓得失了灵魂,便平空大喊大呼的挣扎起来。
“前面两封信中的义字都是少一点的,不但笔迹与你不异,情势也如出一辙。天底下除了你再也找不出另一小我是这般誊写的。”杨湛言辞凿凿的说道。
“笔迹稍有类似并不敷以作此结论。”赵承宗不屑道。
世人凑过来一看,便当即有人说道:“这两封信的笔迹极其类似。”
杨湛却轻视的看了赵承宗一眼,然后叫他在地上写下“义兵”二字,赵承宗不晓得杨湛葫芦里卖的甚么药,便当即以指力在中间一块石头上誊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