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chapter29[第3页/共4页]
不崇尚贤达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盗窃。不引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安静安稳。
【翻译】:
能够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六合初创之前;也能够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分歧,二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类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奇妙的泉源。
[1]很多人用”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一句,证明老子用”道”来否定上帝,破了当代的宗教科学。这类解释不切当。这句话里的”帝”,明显并不是本日所言上帝。有人说老子原文的”象帝”就是上帝,这是不对的。”象”就是象,是”形象”的意义,不是”上”的借用。因为老子常将”上”字用于”上天、上德、上士”等等,明显老子并非不懂”上”字的用法,也并非不能利用”上帝”一词。老子不消”上帝”一词,明显是因为这个”帝”不是至高无上的,不配利用”上”字作定语。因为唯有老子的”道”,才与本日所言”上帝”之无穷、永久、安闲的内涵相分歧。详见本书第一章第二节之五”《老子》中的神与帝”。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要收敛的,必先张驰一下。要减弱的,必先加强一下。要烧毁的,必先鼓起一会儿。要篡夺的,必先让与一点儿。这是奥妙的亮光。
居身,安于卑贱;用心,安好深沉;来往,有诚有爱;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天下归顺;做事,大有才气;行动,符合时宜。唯有不争不竞,方能无过无失。
【注释】:
【老子・第五章】
大道满盈,无所不在,周流摆布。万物都是籍著他生的,他不自夸自夸。大功都是由他而来的,他不彰明昭著。他爱抚滋养万物,却不以主宰自居,看起来微不敷道的模样。当万物都凭借归向他时,他仍然不以主宰自居,如许,他的名份可就大了。因为他从始至终不自发得大,这就成绩了他的巨大。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秉承大道之象者,普天下都前去归向他。普天下都归向他,也不会相互波折,反而得享安眠、安然、承平。
【翻译】: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