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chapter35[第1页/共5页]
地无以宁,将恐废﹔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其次,侮之。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宠辱若惊。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致虚极,守静笃。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道常知名。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豫兮若冬涉川﹔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公乃全,全乃天,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涣兮若冰之将释﹔
地得一以宁﹔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弱其志,
视之不见,名曰夷﹔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非以其忘我邪。
何谓贵大患若身。
此三者不成致诘,故混而为一。
昔之得一者: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不知常,妄作凶。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上善若水。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