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chapter35[第2页/共5页]
乐与饵,过客止。
是谓袭明。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地得一以宁﹔
故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老子:「品德经」:第十六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其次,侮之。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澹兮其若海﹔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听之不闻,名曰希﹔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犹兮若畏四邻﹔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天长地久。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何谓贵大患若身。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觉得道。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搏之不得,名曰微。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故能成其私。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品德经」:第九章
无执,故无失。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诚全而归之。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昔之得一者: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其次,畏之﹔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
其事好远。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