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第1页/共3页]
“大哥,如何啦?”
“是啊,大哥。”
“这小子贼坏。”想了一会儿,搜肠刮肚,没想出答案,五行偏旁的字很多,可不能强镶上去,要能组分解一句话,还要合适春词的气味,并且要对上上句。上哪儿找去?
“娘舅啊,侄儿这么酬谢你,你是不是要帮我家一个小忙?”
店内里的事,燃眉之急了,就象汉唐的一些天子,借用了外戚的力量,那也是没有体例,外有权臣,内有强宦,做一个傀儡天子,最后都能莫明其妙死去。于其如许,不如借助外戚之力,博上一把,固然会引发更不好的结果。自家人丁薄弱,族中有一些大人物,能不能借用?几个主事的都敢贪墨,将郑家的那几个大人物引来,会不会成为驱虎逐狼?只好从几个母亲的娘家动手。六娘娘家在相州,七娘娘家在舒州。其他几个娘娘的家都在郑州四周,但是二娘三娘四娘五娘的娘家都是中贫农家庭,帮不上忙,能帮上忙的只要大娘的娘家。
家中与江南一些客商有来往,托他们带一些紫泥、红泥来,不是很大的困难,如果碰到罕见的绿泥,那更妙了。只是……
“是我想的。”
莫非真要练习绘画。
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出来,心内里说道,这小子约莫是之前我训了他几句,从那里弄来的怪句,难堪我呢。道:“大妹,我们一道去你家。”
大舅哭笑不得的分开,但满脸堆起了笑容。
“你别说话,让我再想一想。”
“你都有这本事了?”
看看,还是我的好啊,最后一个来字,而不是开字,不但掐中了时候,还将花从苞放到盛开那种静态也写了出来。可再一看,不对啊,就是不对。甚么绝联的,到了明朝后,才垂垂走入人们的视野,在唐宋,讲求的人不是很多。但是阿谁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偏旁放在那里,多扎人眼了。
就凭这对句,想难倒我?
两人到了郑家。
大舅可不会上他的当,作色说道:“你小子是成心难堪我,是不?”
天然。就象做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还来啊?
大娘将半个桃符放下来,道:“大哥,是朗儿写的,说你必然会喜好。”
“那是当然,对于娘舅来讲,那一句对句能将娘舅难倒的?”
可贵看到古怪的对句,想不出下句,心内里痒痒。
“……”
……
他可不信赖是郑朗查出来的账,以为有能够是郑州城中那一个高人帮了忙,毕竟妹夫之前另有一些人脉存在。不过郑朗此次表示得很得体,特别是措置时,围三阙一,很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