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我为消灾而来[第2页/共5页]
英德县知县李朱绶刚退了堂,正受着自家罗师爷的鼓励,可结果仿佛不较着。
“老爷,有凤田村人李四投名求见。”
“你俩谁去钟府一趟,找到赖一品,跟他说,阿谁李四想去县城,但被我们挡了,但他要从其他处所绕道,我们就爱莫能助了。”
萧胜神采完整转白了,赶紧呼喊动部下去追那已朝钟府去的高个汛兵,之前安排的交代,看来还是免了的好。
踏上石板路,瞅到路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本县父母田大爷仁德恤民……”等字样,是一篇颂文。李肆这才记起,英德县曾经也有一个彼衰老爷,名叫田从典。算算他任英德知县是十七八年前,雍正年间官至尚书,眼下应当也是初级京官了。他在英德减杂派,修路桥,兴文教,作了很多实事,这条石板路该是他主持修的。田从典在英德名声很高,英德人都以“田大爷”尊称【2】。
李肆来祭拜曹主娘娘,不过是在半道上见到了这座神祠,在信奉上,李肆就是典范的中原人,有神拜神,有佛拜佛,求个吉利,意义罢了。
李朱绶一脸笑意地抬手虚扶,李肆的膝盖只在地上点了一下,就顺水推舟的直了起来,心想你不要这一拜,前面可就再没了。
这是在警告李肆别向外漫衍他萧胜的秘闻,李肆会心肠址头。
“我可不是田克五……”
那张名刺后背写着两个大字消灾”,这可触到了李朱绶的神经,毕竟是官老爷,调门就像是在玩漂移,连点烟尘都不带。
见着李肆和萧胜扳话了一会,就悠悠然甩着袖子走了,那一高一矮两个汛兵靠了,满脸不解地问的头儿,语气和之前当着李肆面时完整分歧,如果李肆还在这,就会对这萧胜的评价再降低一截,以一个分外外委的身份,能将部下人皋牢到这类境地,确切不简朴。
“没功名?没官身?草民一个,竟然也敢举名刺,是他吃撑了还是你喝晕了!?叉出……等等!这个……临时一见。”
“凤田村人李四,拜见父台李大人……”
“东翁,客岁借恩蠲备下的余银,恰是派上用处的时候。”
被逼到退无可退,萧胜这才醒过神来,游移地问老秀才那李四和老你……”
没理睬心境已然混乱的萧胜,老秀才甩头就走,还丢下了一句话别跟钟上位赖一品掺杂了,这事你们不但掺杂不起,还得去烧香抱佛,祷告你们不会被连累上吧。”
李肆将一张纸掏了出来,双手展开,清清楚楚地揭示在李朱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