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狮虎党争:内阁改制,羊羔上台[第1页/共6页]
固然心中还揣沉迷惑,但鉴于天子让权,同时晋升了院事名分,乃至能够决定宰相人选,是以没多少人勇于在第一次宰相推举上拂逆天子情意,薛雪的得票率高达88%,剩下的满是弃权的,而这也是精华历任宰相里得票率最高的,即便今后带领国度博得天下大战的宰相,也再没超越。
这话真没半点子虚,乃至还不止二十年,李肆在天王府期间就在思虑应当如何构建庙堂,天子、内阁、议会和法院如何分担权力,如何互动。
李克载持续问唐孙镐:“我已大抵明白薛雪的态度,可他随后对这场乱局的措置,必定会让很多人不对劲,我怕他这首任宰相会成为任期最短的宰相。”
天子终究不再沉默,但挥出来的一剑却仿佛偏了方向。
至于如何推举宰相,中廷通政使李灿在中极殿大会上所宣布的推举计划跟之前的原案有了很大分歧,政事堂和两院提了很多定见,来往会商了十来天,才达成共鸣,明天在这里不过是走个情势。
从另一面看,把各方纷争和眼下的困难,都投射到如何推举首辅这事上,让朝堂党争、官民之争和院府之争有个平台,这也是时势所需,也不能全算作拔苗滋长。
李肆当然清楚近当代君主立宪制国度的权力构成,但在他看来,这东西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合适实际所需。乃至连构建的步调和机会,都得从命实际,不能当作是白纸上画画那种儿戏。
十仲春十九日的集会要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事,哪些人有权决定如何推举宰相这题目很敏感,就是政事堂诸公以是为的“胜负之战”。而这个题目却早早有了〖答〗案,天子、政事堂和两院有权决定……
计司把握财权,将财权还给内阁,政事堂这才算真正握住一国权益。而枢密院的权益此时虽已比暮年弱了很多,只卖力军队人事、武备和兵工等常务,摆设和作战都由总帅部卖力,但也算是握住了兵权下半部分。通事馆就不说了,现在外事之重,几近跟内政分庭抗礼。
另一项大窜改则是宰相的任期制,五年为任期,最多两任。这一点在政事堂本有很大略触,但东西两院和言论却很欢迎。压力之下,政事堂也再无贰言。
得了这几权的内阁,才是真正的内阁,带领这个内阁的,才是真正的宰相。
由政事堂的调剂,李肆作为天子的权力也有所增减。主如果减,经济和武备乃至政事堂人事权他都放给了政事堂,而在增的一面,他将本来附属中书省的外洋殖民事件司拿到了中廷,改成监殖院,这名字很不如何的,但很精确地归纳了这个部分的职事,就是管控殖民事件。殖民事件与通事馆所管的交际事件紧密相干,加上军事和法事,李肆还会紧紧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