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四章 排枪,又是排枪[第4页/共5页]
在这广漠的田野上,疆场正面宽达十多里,战局已非甚么工致战术所能摆布。噶尔丹策零耗经心力会聚起来的七万雄师,只能勉强遵循族群分拨为几个集群,自左中右三个方向打击。
再听得军官们纷繁扬扬的呼喊,轰哗一阵响,红衣们回身,此时包含大策凌在内,一股毛骨悚然的感受将准噶尔人从发楞状况刺醒,横阵!
军官的军刀像是立起了一把无形的尺子,带着红衣蓦地变阵,从面对他们转为侧对。红衣们踏着鼓点,朝着侧面踏步进步。同时步队的另一半还加快了脚步,小跑进步,超出了另一半人。
现在在准噶尔的三百门大小火炮前,仅仅只要两师下辖的两个炮营四十来门火炮在前沿就位,最大的十二斤炮不过十六门,但练习有素的炮兵们很快就将火炮展开。以每分钟靠近两发的速率,朝准噶尔人的炮兵阵地缓慢倾泻着炮弹。
“是天上来的!”
此时步兵的行军阵列已经推动了三四里,昂吉军队撤退后,开阔疆场中心,是已经严阵以待的准噶尔炮兵。
这是军属十二斤炮群的轰击,他们几近看不到轰击的工具,但有热气球的校射,一颗颗弹丸还是精确地砸入准噶尔的炮兵阵列中。
就算是纵队战术吧,赛里斯人也不成能应用得很纯熟。噶尔丹策零一变态态的戍守反击,再孤注一掷地压上了主力,还真有些歪打正着。赛里斯的第一道阵列线必定是守不住的,当时就是哥萨克人伶仃夺得胜利的机遇。
把握着昂吉以及本部精锐总数不到万人的中军,噶尔丹策零犹觉不能放心,朝西北方向的俄罗斯人望去。但愿俄罗斯人能有起码的盟友精力,情愿在这一战里多少出点力吧。
总结而言,水兵是因秘闻不敷。才留意于线膛炮这类新肇事物能赛过敌手,而陆军本就在火炮上稳稳压着周边敌手,没有窜改的需求。
噶尔丹策零组建的亲卫军队“昂吉”完整走火器化线路,个个都手持“图拉”,也就是从俄罗斯引发,或者仿造俄罗斯款式的遂生机枪。阻截他们的精华游骑大多是青海和漠北蒙古兵,他们技艺并不如准噶人精选的懦夫,但胜在器利,不但是非火枪兼备,火枪质量也远胜准噶尔人。
大策凌挥动着长刀,带着他的族人一马抢先。数万准噶尔人如翻开的大幕,朝着逼压而来的红衣行列涌去。
蓬蓬枪声不竭响起,两边的战役显得非常短促而混乱,并不狠恶,胜负也很难一眼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