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用火过猛[第2页/共4页]
接着再翻,李肆差点一口血喷了出来,喂喂,李老爹,你这不普通,可也太不普通了。
“是,可这矿场不是我们的。”
在这年初,书就是金科玉律,别说那些大字不识的炉工,就连关凤生也坚信不疑,就只那田青还不甘心肠硬着脖子。
接着两民气机都放在了炉子的改革上。
“这炉子多出来一大坨,把稳费的炭更多……”
剩下的事情,就是木工和铁匠的活。将鼓风口改革了一番,直通蓄热室,而进风口则放在了蓄热室那边,何木工跟着本就是铁匠的关凤生几下忙乎就处理了。
看着这些书,李肆心中荡漾,“造反”二字又在脑海里闲逛。
田青捏着嗓子说着,却被身边的田大由拍了一巴掌,他听到这事,也跑看热烈。固然经验了,可眉毛也在皱着,仿佛并不看好这事。
接着李肆这话,让何木工瞪圆了眼睛,好半天赋回过神来,点头不迭,不学?
啧啧称奇的人群里,矿场的何木工忍不住开口问,因为这有他一份功绩,李肆让他用木头做的变速齿轮,用来驱脱手摇电扇。
几十号人围住了炉子,惊奇的眼色传来递去,远处更多的人也都放慢了脚步,打量着这炉子怪怪的改革。
何木工绝望地哦了一声,神采却也天然,在这个期间,匠师们都守着的独门绝技,人家不说,他当然不能诘问。
这矿场都关凤生拉扯起来的,有他的支撑,事情就一帆风顺了。
直到民国期间,国人才从蛛丝马迹里了这本书的存在,然后在日本那找到了本来,成果,不但日本有,全部欧洲都有!民国刊印的《天工开物》,统统版本都源自于日本的“菅本”。
大半都是跟四书五经有关的,李肆懒得去翻,就一本本地扫着封面,一只只箱子的箱底都翻过了,还是没见着好货品。
关田氏气得说不出话来,扭头不再理。
关田氏咬牙,还不甘心。
懒懒地翻起最后一只箱子,拿起一本书,封面上的四个字鲜明入目。
关凤生一点都不踌躇。
“我哥那是不美意义开口,可瞧着田青和大闺女……”
“莫非……这真是天意,你还念着,不让当只承平犬?”
过了一会,关凤生抖擞起来,炼不成钢,能省出木料钱来,本年也能喘上一大口气。略微挪腾一下,李肆这边的皇粮题目就能处理。
迎上了小女人和两个火伴,李肆微浅笑道明天不学字,我来教你们认星星。”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后代被誉为“天下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产业出产的综合性著作”,欧洲人称之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