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方大吉[第2页/共6页]
他们不是没想过逃窜乃至抵挡,可数万人遵循部族分为几十或者几百人一群,七零八落地摊开,倒绑动手,只能坐在地上,稍有异动就会透露。人群间,蒙前人、藏人、卡尔梅克人,哈萨克人乃至另有日本人这些仆参军来回游走,周到监督着每一群人。
天子所领的总帅部也正以陕甘青宁战区摸索军区制体系的扶植,连络军队的定见,在这一战后调剂了军制,由此号角也就拔除了。羽林等四个传承深,军功显赫的号角被用来当作大将封号【1】,同时各军之前所辖的牢固师将号角作为名誉称呼。比方羽林军原有的一百零1、一百零二师,在肩章和军旗上还是保存羽林标记,称呼为“禁卫羽林左师”、“禁卫羽林右师”。
笑声转得昂扬,还含着浓浓神驰,是啊,西域砥定,再巡守宣威以后,雄师就要回撤了。这可不是要解甲归田,而是另一桩大功业,统统精华武人都不肯放弃的功业正等着他们:北伐!
大将大范围扩编,上面的天然水涨船高,西域一战后,一下子又蹦出来十多位中将,本来的四征、四平、四安和四镇将军封号,又加上了四定、四威、四靖和四宣将军这十六个封号,才容下新增中将。而少将的杂号将军封号,更逼得卖力文武贴职封号办理的礼部墨客们绞尽脑汁才鼓捣出来。
当然,为了确保这些人对精华的虔诚。就必须作一番调节。全额获得战利品,不收赋税是胡萝卜,而灭尽之前那些核心部族,乃至断根每个部族中原有的带头人,既让幸存者交上投名状,还打散为琐细族群别离投向西面和北面,这些办法就是大棒。
伊犁城外,银顶寺旁,羌笛哭泣,排枪轰鸣。白幡招展间,白衣黑纱的官兵在军中祭奠的引领下记念客岁战殁于此的袍泽。官兵之前,吴崖带着多量将领手持香烛,向杨堂诚、安威等一众英烈的牌位鞠躬致敬。
众将大笑,吴崖黑着脸喝道:“滚!还不去检点人马,分拨驻守职司,尽快安定西域,你们真想在这里生根抽芽么?”
但当多数护府公布了后续的措购置法后,庞大的幸运感狂涌而入,刹时将这些缺口填平了。
圣道二十三年四月,西域多数护府对准噶尔汗国的措置,不但奠定了精华有效管治西域的根本,乃至奠定了精华争夺中亚的百年根底。准噶尔余部以及部分回部按小部族拆散,向西面的艾乌汗、布哈尔、布鲁特、哈萨克三玉兹以及北面的罗刹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