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 如仄如盈(下)(本卷终)[第1页/共3页]
前两条帝都均应了下来,唯独在嫁长公主一条上,帝都起了贰言。那贰言乃至连韩枫都感觉惊奇。
新粮换旧粮,一半吃一半藏,这是代国每座城池遵循的端方。但是平沙城客岁起事,突然多了三万荡子兵,再加上援助部分粮草给北方的戎羯人,将农夫堆积起来编成临时的民兵,导致郊野荒凉,客岁春季颗粒无收的同时,吃粮人骤增了一倍不足。
帝都传讯曰:长公主为国祈福,在**潜修,发誓毕生不嫁。为此帝都愿以十名宗室女子作代价,送予北代,而后北代成为詹代的藩属,虽内政自理但不能自称为国,柳泉更不能自称为帝,需受詹代的印绶封号。
即便从离都调来了所剩无几的存粮,仍难以弥补这此中的缺口。照如此算,哪怕邢侯动用府库银两买了粮食,到本年初春,也应捉襟见肘,临时有力策动第二次远征。
在新即位的代帝带领下,帝都逐步规复了原有的次序,百废待兴,但是元气未复的帝都远没有底气去讨伐平沙城——莫说平沙城,就连与帝都更近些的即墨城都对新皇“听调不听宣”,牛气实足。
颠末白童这么久的熏陶,再加上为“帝”后,每天与几位大臣切磋国政,韩枫对这封战书也只一笑置之,转而与詹仲琦合议,筹算等气候再好些,便带着亲兵在锋关芒城四周好都雅一看。
本书读者群:294/816/910
以是,柳泉给了帝都一封战书,对方则“规矩性”地也回了一封战书,两边你来我往,展开了几次文诛笔伐,骂得热热烈闹,却没甚么人肯动真刀真枪。
与此同时,也稀有名使者前来锋关芒城。
詹仲琦听了这话立即笑了起来:“是该看看。比及了立夏,我们再筹议着今后的事情。”
而帝都的环境并不比平沙城好多少。在客岁大战之时,帝都曾一度封城。常日戍守在四周百里以内的代帝直属军队一下子全都集合在帝都城中,没有军队垦田的支撑,让帝都城中的官仓被吃了个底朝天。
不出料想,帝都派到北代的使者被灰头土脸地打了归去,同时还带回了一封战书。
这些使者有来自帝都的,有伏涛城梁公的,有平沙城邢侯的,有风城花都越王的,当然也有即墨城赵公的。
无法之下,先帝命令从帝都百姓家强行征收粮食,导致民怨沸腾。官员家眷倒还好说,住在帝都边沿的百姓便都倒了霉。据传征粮时,代帝的军队比强盗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时候抢得鼓起,底子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乃至连对方妻女、仅存的财产一起拿走才算罢休。为此城中闹了好几次小纷争,无法民没法与兵斗,终究都以肇事人家无声无息地“消逝”作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