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重生之贝贝的幸福》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嵩山少林寺[第1页/共4页]

从初祖庵解缆,沿山路登上五乳峰,便可达到摩洞。洞内,有达摩及其弟子的石像四尊。洞外,有一座明朝万积年间制作的石牌坊。传说达摩曾在此面壁十年,因为工夫深厚,他的身影形状被印在山石上,留下了极富传奇色采的“达摩影石”。周总理诗句“面壁十年图破壁”即来源于此。

从少林寺往西南边向登钵盂峰,峰顶有一座佛殿,这就是二祖庵。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向菩提达摩学佛,断臂获得衣钵真传后,曾在此养伤。殿前有四眼井,传说是慧可所凿。这四眼井相距甚近,但水味各别,名为“卓锡井”,本地人也称“苦、辣、酸、甜四眼井”。

过了法堂便来到方丈室,这是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处所。乾隆曾西渡洛水起码林寺,即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室内有1980年日本赠送的铜质达摩像。东侧安排的是弥勒佛铜像,墙上挂有“佛门八大僧图”、“达摩一苇渡江图”。达摩亭在方丈室后,是一座单檐庑殿式修建,相传是二祖慧可立候达摩、雪地断臂之所。东配殿位于达摩亭西侧,于1983年重修,殿内有“阿弥陀佛”的石像和“达摩面壁影石”。

王浩国看着深思的贝贝问道:“想甚么呢?说出来让大师听听吧!”

贝贝看了看站在那边旁观着匾额的大师,又接着先容道:“你们晓得吗?庙门为少林寺大门,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庙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庙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朝雕镂。庙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初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庙门的整布局配置凹凸呼应,非常调和。”贝贝他们一进庙门就瞥见了一进庙门,便见弥勒佛供于佛龛当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人称“大肚佛”、“皆大欢乐佛”。神龛前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护院神。

走过了石碑长廊今后贝贝他们就来到了天王殿。天王殿是少林寺常住院进庙门后的第二进殿宇,与大雄宝殿、藏经阁并称三大殿。此殿原为少林寺庙门,初建于元,明、清多次整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少林寺大修时,在此殿前另建一庙门,原门改称天王殿。可惜1928年毁于兵火。殿前塑有两座高大的佛教金刚护法神像。殿后塑“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像,均栩栩如生。大师听完了贝贝的先容今后就开端在天王殿内里开端旁观起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