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少帅后人[第1页/共3页]
“董源的山川卷!”
“但模糊可见所画的是一松一枫,树下有一老者,手提竹篮,笔墨高深,应是名家之作,但画上未署名款。店东并不熟谙他,见他对此画抚玩细心,且有采办志愿,即开出高价。他并不与之还价,决然重金购下。后请天津一名着名的观赏家鉴定,发明竟然是南宋名画家李唐的真迹,可谓国宝。”
“西安事情以后,张学良随老蒋飞回南京,今后落空人身自在,他曾将书画拜托私家参谋澳大利亚人端纳暂为保管。厥后赵一荻等人亲身将此批保藏护运至浙江省奉化溪口,暂存于雪窦山山顶的中国观光社一库房中。”
“别的另有赵孟頫、吴镇、王蒙、文徵明、沈周、唐寅、仇英、“四王吴恽”、石涛、八大隐士等人,以及日本大师的作品。这批厥后保藏于奉天博物馆中的书画藏品,在抗日战役即将胜利之前,被人掳掠一空,很多藏品不知所踪。”
吴天缘直接飞回海内,顿时去安微寻宝,张学良贵为民国四公子之首,不管气力还是目光都是顶级。能被他奥妙保藏的必定都是重器,何况当年他手里有很多宋元书画,每一件都是国宝。
王红偶然一句话提示吴天缘,这段时候真是如此,想甚么来甚么,要甚么就有甚么!
“郭熙的寒村图!”
“以是除保藏于日本几家博物馆中的部分定远斋旧藏书画以外,私家保藏家们出于法律和藏品来源等方面的顾虑,多数深藏不露,秘不示人。直到事隔了近五十年后的1990年,第一批张学良旧藏书画呈现在香港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我父婚过后才从朋友处得知,也曾假想用重金购回这些书画,虽经多方尽力却未能如愿。”
吴天缘十万美金买下张学良最后留下的日记本,开端交换着,公然有宝藏线索。
“当年他们为此已经翘首等候了二个多月的时候,不但因为是苏福比进入亚洲市场后,初次为一个保藏家的藏品停止的专场拍卖会,更因为定远斋的仆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张学良先生。”
“我父亲的当代书画保藏开端于上世纪的20年代初期,他在主事军政之余,曾常常到京津地区书画店和古玩铺去“寻古”。1924年秋在天津一家旧书店的旧纸堆中偶尔发明一轴古画。因年代长远,画面上一片污垢。”
“老板,我感觉你现在不是在寻宝,而是宝藏主动找你!就是为了让你发明它们!”
“哎,我父亲的藏品就是一场拍卖提及,1994年4月10日的台北新光美术馆二楼,来自香港、台湾、东南亚和美国、日本等地的保藏家、古玩商会聚一堂,台湾苏福比拍卖公司即将在此停止《定远斋中国书画收藏》拍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