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拜谒东宫(中)[第1页/共3页]
“如此便好,晨儿那边还得劳烦张中官多费些心机。”
对于这些长年奉养在天子太子身边的宦官,荀冉可不敢怠慢。少年取来一袋银钱塞给了对方,态度恭敬的冲对方拱了拱手:“不知中官来此,有何事叮咛?”
现在荀冉真的是很哀伤啊。
那小寺人年事也就和荀冉相仿,可贵出一次东宫,那里见过甚么世面。【ㄨ】他拿了荀冉的银钱已经惶恐不安,又闻听此言赶紧摆手道:“荀大人折煞奴子(注1)了。奴子来不过是替太子殿下传个话,请荀大人和王大人明日前去东宫丽正殿拜见太子殿下。”
那小寺民气中悄悄感喟,这两人倒真是刚入宦途的雏儿,这太子连他们面都还没见过、还能有甚么别的叮咛?但他还是满脸堆笑,朝东宫的方向拱了拱手:“殿下旁的工何为么也没说,奴子也不敢乱猜啊。”
“敢问中官大人,除此以外太子殿下可另有甚么叮咛?”王维非常冲动的攥紧拳头,这一刻他等了太久,现在终究能够面见太子,直是叫人镇静不已。
萧纲刚走出丽正殿,李贞的贴身内监张芳便追了出来。
荀冉摊开双手解释道:“纸币便是在一张纸上写上银钱数量,再盖上朝廷的印信以作证明。比如你有一两银子,便写一个一,有十两银子便写一个十。如此,朝廷、官府发放俸禄不必再利用通宝,商贾也不消再照顾大量的银钱前去外埠,只需带上一叠纸币,便可走遍天下!”
注1:唐朝时对主子的叫法。
“有劳中官了。”
“如此奴子便先回东宫复命了。”
大唐定制,凡入东宫奉养太子者必授予呼应官职。
去吏部支付官印后,荀冉和王维便来到朝廷为他们供应的临时宅院歇息。这宅院位于永兴坊,间隔东宫极近。不过传闻这宅子风水不太好,本来宅子的仆人没有一个好了局。先是武安郡王因为谋反被赐死,以后刑部侍郎又因为贪墨被抄了家、砍了脑袋。不过现下荀冉和王维可不敢计算甚么,毕竟长安城里的宅院极其稀缺,如果别人不卖你便是花出再多的银钱也买不来。长安不但米贵,屋子也是稀缺货啊。
王维一言点醒了荀冉,这但是在唐朝,印刷术都尚未提高,更没有后代那样强大的防伪技术,便是本身真的压服朝廷制作出了纸币,如何防伪就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题目。毕竟就连通宝都有人私铸仿造,更不要说纸币了。
“殿下贤明,如此他们必然对殿下鞠躬尽瘁,肝脑涂地。”稍顿了顿,萧纲冲李贞拱了拱手道:“老臣家中另有些事情要措置,如若殿下没有别的事情老臣便先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