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一条毒计[第2页/共3页]
李贞却道:“但是圣明的君首要把握臣子,手中便不能没有鞭子。如果落空了权力,一味的听任百官,不是对天下子民不负任务吗?”
“殿下,萧太傅,将作少监陈骞求见。”
“罢了,宣他出去吧。”
“殿下,如果臣没有记错,这崇文馆设想之初置学士掌经籍图书。但更首要的是,崇文馆内有二十名门生,这些门生大多是权贵后辈。以后历朝东宫召选门生,虽有的未选满二十,但上限却从未变过。晋王此次修建文学馆为的便是招揽贤才,以晋王的脾气必定不会满足只招揽二十人。陛下既然令臣参照崇文馆的规制为晋王修建文学馆,那贤才的数量天然也就定死在了二十。殿下无妨等晋王文学馆修建好了,再遣一亲信上书,参晋王超越礼法,僭越东宫。当时岂不是一石二鸟,不但能够打压晋王的锐气,连带着他那招揽的一干贤才也会被陛下尽数斥逐。”
“哦?”李贞面色有些不愉,诘责道:“如若孤没有记错的话,这东宫统统宫殿的图纸都在将作监中,陈少监既然奉了陛下之命,自该去将作监找寻图纸,来东宫又是为何?”
他瞥了一眼荀冉:“传闻荀小郎君昨日插手了临淄郡王停止的诗会,还吟出了三首绝世好诗?”
东宫,崇文馆。
李贞摆了摆手,表情有些不愉。
“陈少监请讲。”
“人主之术,处有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平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是故心知规而徒弟谕导,口能言而行人称辞,足能行而相者先导,耳能听而执正进谏。是故虑无失策,谋无过事,言为文章,行动仪表于天下。进退应时,动静循理,不为丑夸姣憎,不为奖惩喜怒,名各自名,类各自类,事犹天然,莫出于己。”
......
张芳锋利的声音反响在崇文馆内,站在殿外的内侍重重唱诵,连续传到了崇文馆石台下。
便在这时,李贞的贴身内侍张芳快步进入崇文馆,冲李贞和萧纲别离行了一礼。
太子李贞正在读书。为他讲学的是太子太傅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