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读书[第2页/共5页]
对于阿谁大脑门、头发稀少的小孩,曹顒起先并没有留意,但听了他的名字后,倒是希奇得不可。这孩子的名字是郑燮,莫非就是乾隆朝赫赫驰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想想还真差未几,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诗、画”临时非论,既然能够获得书法大师的指导,“书”上能够有所成绩也在道理当中。
曹顒扭头看去,一个小丫头手中端着一瓷盘,上面放着各色茯苓糕,跑到床边来献宝。前面跟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媳妇子,嘴里唠叨着:“哎呦,萍蜜斯,还是主子端着吧,看摔了!”
总管寺人梁九功在一旁服侍着,内心直犯嘀咕,不晓得万岁爷是如何了,起初半月就开端惦记密朱紫肚子的动静。
这点儿大的孩子,就被好人拐带了半月,还断骨失音,如何不让人愤怒?杭州府是做甚么的,朗朗乾坤竟然容这般恶人横行?另有浙江巡抚,前些日子还上折子说“百姓安居乐业、乱世承平、民渐充足”。如果如许的案子产生在穷乡僻壤,倒还能够为他们摆脱,产生在省府杭州,两人失策的罪名是跑不了的。
康熙天子手里拿着紫毫羊毫,在书案上放开的一张宣纸上圈了一个字“衸”,然后仍下羊毫,脸上看不出喜怒。
或许是发觉屋子里太沉寂,康熙天子揉了揉额头:“本来添个阿哥,朕心大慰,可想到曹家的事,却如何也欢畅不起来!”
凌晨送来的折子,仿佛是去巡查江南河务的两位阿哥上的,莫非是江南有了甚么不顺不成。
刘萍还小,那里晓得曹寅的心机,只是见曹寅慈爱,内心也靠近他。
“哥哥,哥哥,有茯苓糕吃!”小孩子镇静的声音。
石国柱一阵光荣,幸亏本身没有动甚么心机,留了那几个地痞的性命,不然就要获咎曹家。固然曹寅的职位比他品级低,但倒是实实在在的天子幸臣。曹家在江南根深蒂固,那里是他们这类流水的官儿能够获咎得起的。想到那几个地痞拐带的孩子中,竟然有曹家的公子,石国柱是一阵后怕,若真呈现点闪失,本身的宦途怕是到头。内心虽胡思乱想着,脸上倒是一片庄严,先是冲曹寅抱了抱拳:“曹大人,请!”
曹顒对那些玩具、吃食不屑一顾,就便宜了刘萍。只是小丫头心肠仁慈,不吃独食,每次好吃的都要留一份给曹顒送来。都是甜甜腻腻的,那里合曹顒的口味,不过是看在小丫头面子上,尝两口哄她高兴罢了。